-
美国智库预测美能源走向
2010/10/22 10:54:2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美国智库预测美能源走向美国智库的观点认为,通过更积极的政策和奖励措施而达到更加节能是有可能的,节能增效的技术目前绝大多数具有成本效益,并同样可能对未来的能源选择保持竞争力,此外,提高能效的技术还将不断涌现。
用好现有节能增效技术
《技术与变革:美国能源的未来》提出,通过在建筑、运输和工业部门加快推广现有节能增效的技术,预计到2020年能够节省15%的能源消费,到2030年能够节省30%,节省的能源可以抵消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估的同期能源消费增加量。建筑行业占美国能源消费的40%和用电量的73%,是节能增效潜力最大的行业。
事实上,到2030年,利用现有或新兴的建筑节能增效技术,即使预期消费需求有所增长,相比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情景测算,仍可降低建筑部门25%到30%的能源使用。所节约的能源,假如不被其他部门所增加的用电量占用,就足以解决为平衡区域供电而在2030年前建立新电厂或寻求环境更加友好的电力资源替代等一系列问题。
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也可以大大提高其能源效率。到2020年,与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期的趋势相比,工业部门可以减少14%到22%的能耗。无论是电力生产还是余热回收,都可以同其他特定的工艺技术一起扩大现有系统的使用。在交通运输部门,到2020年,能效技术可能会使轻型车辆(轿车和越野车)超过每加仑35英里的平均燃油水平。相比目前每加仑25英里的平均燃油,燃油经济性提高了40%,这种改善能够抵消预计增加的燃油需求。插件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池电动汽车的应用增加,可以明显减少汽油的使用,但其市场成功的关键还有赖于电池性能的发展和比现行车辆更低的成本。此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改进可以为其在2035年至2050年期间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中型和重型车辆,预计到2020年也能减少10%到20%的能耗。增加货运铁路的使用也能减少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因为在能效方面它是卡车运输的10倍。
未来电力供应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在未来二三十年,特别是如能按需对碳捕获和储存以及先进核能进行规模化部署与应用,将有许多选择途径来获得新的电力供应并改变电力供应结构。目前,燃烧化石燃料生产的电力超过全美电量的70%,但几个非传统的电力生产来源在未来二三十年将明显有可能改变供应结构。它们能够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同时也可能增加用电成本。
1、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能,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会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以额外提供大约500万亿千瓦时的电力,到2035年,这个数字则增加到1100万亿千瓦时(美国总耗电量目前大约每年4000万亿千瓦时)。
目前,常规水电占美国电力供应的6%,但受环境所限难以扩张。总体而言,太阳能发电在美国的潜力最大,其次是风能。除了成本相对较高,技术层面两者扩展都不受限制。预计太阳能和风能提供的用电量在2020年能达到10%,2035年达到20%。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能会超过集成碳捕捉和储存的煤电或核电。
2、集成碳捕获和储存的燃煤发电,通过对现有电厂的技术改造和设备翻新,到2035年可以提供每年高达1200万亿千瓦时的电力,而通过建设新电厂则可以达到1800万亿千瓦时。
目前,燃煤电厂生产美国一半的电力,国内煤炭储备能够满足未来一个多世纪大幅增长的用电需求。由于这些电厂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除非能够实现碳捕获和储存,否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必然会限制燃煤电厂的生产。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安全的岩层,如石油和天然气储层、深层的含盐碱水层和深层的煤层。现有的地质调查表明,主要燃煤厂附近的地下岩层足够存放几十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运用碳捕获和储存改造现有的燃煤发电可以减少50%的二氧化碳排放,而集成碳捕获和储存的新厂最终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尽管成本显著增加,但到2035年所有现有燃煤电厂被集成碳捕获和储存的煤电厂替代还是可能的。
3、核电预计到2020年能够每年增加160万亿千瓦时的电力,到2035年则可以增加850万亿千瓦时。目前核能提供全美用电量的19%,升级现有电厂和兴建新电厂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增加电力生产份额的潜力还很大,而升级电厂的成本还不到新建电厂成本的1/3。
4、到2035年,扩大天然气发电可以满足美国电力需求的很大一部分。不过,随着大幅提高的电力需求,届时是否有足够的且具备竞争力价格的天然气供应还难以知晓,而这种扩大则可能使美国更加依赖进口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扩建改造国家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
电网扩建及现代化将增强可靠性和安全性,适应负荷增长和电力需求的变化,扩大能源效率技术的使用,使新能源的技术供给和效能发挥成为可能,特别是间歇性的风能和太阳能。
- 上一篇:汽车低碳技术
- 下一篇:海洋钻井污染物排放新技术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