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奶业规模化养殖现状分析
2013/12/2 10:54:3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我国奶业规模化养殖现状分析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和气候差异形成了固有的 产业划分:由于北方自古地广人稀,有大量的牧草和粮食可供奶牛养殖;而南方人口 密集,粮食供应不足,同时夏天过于炎热,不适于奶牛养殖。但现在,区域的自然条 件差异已经不再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障碍,从大型牧场的全国扩张可以看出:饲料方 面,粮食(主要是是玉米、棉粕)可以全国贸易,而牧草这些在南方可以生长的更为 茂盛,季数更多;夏天南方过热的气候可以用一些现代化的设施(比如喷淋,更好的 通风设计)加以克服。所以,随着全国规模化牧场的发展,未来国内奶源分布极不均 匀的现状有望得到改善。
新生牛犊在母牛哺乳2个月后即可采用更为经济的饲料养殖,经过四个月成长为 育成牛;育成牛一般在14个月大左右即可进行人工受精,经历285天即可产下第 一胎的牛犊。产牛后即成为泌乳牛,进入挤奶期,挤奶期一直延续至下个牛犊出生前 的两个月(这两个月称为干乳期)。泌乳牛将再次进入“受精——产牛——受精”的 循环,每头泌乳牛的挤奶期可达5个或更多哺乳期。但需注意的是:产下牛犊后的泌 乳牛不能马上进行受精,否则会影响哺乳期的产奶量,需修养60日(休养期或空怀 期)方可进行下次受精。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利用冻精相关技术可提高产母牛(今后 用于产奶)比例;适当的管理和饲养技术以及品类研发可提升母牛生犊次数及奶产量 。
小母牛从出生到首次泌乳需2年时间由于散户奶农无法负担规模化养殖所需的大 量牛舍及奶牛投资,2008年以前散户奶农占据市场80%份额。“三聚氰胺”事 件后,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了政策支持规模化养殖,再加上奶企的介入,规模化养 殖比例有了显著提升:到2012年,百头以上规模牧场占比已经提升至近40%, 300头以上规模牧场已提升至近30%。国内规模化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公司+奶站+奶农:这是中国奶业20年来的主要模式,最早于2004年由伊 利发明:建立挤奶站,把分散的奶牛送到挤奶站统一挤奶。但本质上,这种模式并不 是规模化养殖,只不过是形式上把奶牛集中到养殖厂,没有实现“五统一”(统一饲 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统一配种)中的另外“四统一”。这种模式下 ,只能保证挤奶后的原奶安全,饲料、防疫等都无法保证,也就是无法从根源上保证 原奶的质量。另外,散户奶农仍是要独自面对强大的收奶企业,奶价被严重压低,不 少养殖户亏损。另外,近些年劳动力价格逐年提升,加上国内牛肉价格好,不少养殖 户把奶牛当肉牛出售退出行业,估计这种模式两年左右可能要逐渐退出。
奶联社模式:奶联社模式是借鉴国外奶业合作社模式,由养殖企业带头,创造一 个平台,建一个牧场,提供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奶农将自己的奶牛作为股份入股 。但这种完全将奶农和奶牛分离的运营模式,短期很难被奶农接受,一方面担忧养殖 企业倒闭时自己股份“泡汤”,另外奶农将自己奶牛入股后,如果不能参与日常经营 ,就相当于失业。
奶业合作社模式:在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对成立新型合作化模式的鼓 励下,奶业合作社模式成立。奶业合作社采取农村能人带头模式,由奶业合作社理事 会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对入社成员订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权责更加明晰,更 好的保证了“五统一”的实施。与前几种模式相比,奶业合作社的模式更加灵活多样 ,奶农可以将自己的奶牛寄养、托管或者入股方式进入牧场。短期由于各级政府投资 力度不大,目前规模较小;但由于奶业合作社发展前景很好,将来可能大面积推广。
规模化养殖提升原奶质量,对抗市场风险:诸如家庭合作牧场、家庭牧场联盟等 其他合作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是试图用集中和统一管理和经营的方式保证奶源 安全、提升奶源质量,加大规模经济,提高与收奶企业的议价能力,对冲奶价以及原 材料价格波动的经营风险(原奶供给在短期的供给弹性基本为零)。
中国规模化养殖提升空间巨大:相较于美国84%的奶源来自百头以上牧场相比 ,中国的规模化养殖仍在非常初级阶段。凭借更好的防疫、饲料、喂养、挤奶、检测 、原奶的贮存和运输条件,规模化的养殖牧场可以更大程度上保障奶源的质量安全。 随着国家、消费者以及企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支持规模化牧场建设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大牧场建设、允许牧场租借农业以及 林业用地、免除增值税、农业税、所得税等);另外再加上下游奶制品企业以及资本 市场资金的积极介入,中国规模化养殖比例将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