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你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特点及未来机遇分析
2013/12/9 10:01:3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3你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特点及未来机遇分析当前行业发展有四个特点:
生产增速回落。“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6%,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9%;201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10.5%,纤维加工量增长4.6%;今年1~9月增加值增长8.6%。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大幅回落,如化纤及纱产量同比增长7.5%,印染布产量下降2%,针织服装产量下降2%。
技术升级明显。纺机装备高速高效化,喷水喷气织机转速超过千转/分,产品开发更加活跃,化纤差别率比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机器换人速度加快,纺纱、化纤、染整生产控制自动化、连续化实现突破,棉纺万锭用工最好企业达到20人以下。按照现价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2012年达到58万元,两年年均增长17.5%,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营销全产业链集成应用水平大幅提高,棉纺、服装企业两化融合走在全行业前列。
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从市场结构看,内需比重持续增加,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占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东盟取代日本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美国、日本传统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持续下降。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用纺织品占全部纤维加工量比重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今年1~9月,产业用纺织品销售收入增长16.3%,高出行业平均5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2012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产值比重达到20.5%,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从企业结构看,市场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全行业超过百亿企业30多家。
质量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质量品牌建设受到普遍重视,纺织服装行业国内年商标申请注册量超过20万件,国内市场活跃品牌超过1万个。自主品牌研发设计能力有所增强,品牌设计机构、设计人才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多。波司登、江南布衣、爱慕等一批品牌开始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从今年前三季度看,总体运行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出口、内销、效益增长高于生产增长。分行业看,毛纺、产业用纺织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居前,家纺、服装销售利润率居前。长丝织造行业销售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利润率只有4%左右,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因此,长丝织造行业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效益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机遇
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纺织行业虽然面临国际竞争加剧、要素成本制约增强、棉花等政策体制制约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等,为我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主要新机遇有四个方面:
科技创新加速支撑行业转型升级。新型材料、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节能减排等领域科技创新活跃,跨行业融合与产业链集成创新,为纺织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进和升级产品功能、加快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保障。如电子商务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商业渠道,正在改变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前不久的“双11”淘宝天猫当日销售达到350亿元,增长83%,前10名品牌中有7家是服装家纺企业,销售均超过亿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研发设计、创意广告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文化创意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国家正在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纺织行业实现制造向创造转型,可以更好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制造业两端研发设计、管理营销能力,提高自主品牌的影响力。
消费升级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衣着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4倍,2020年农村转移人口将达到1亿人,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扩大高品质产品需求。生活方式改变创造了新需求产品,如休闲旅游、户外产品正在成为新消费热点。产业用纺织品逐渐成为纺织行业新增长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医疗卫生用品市场潜力巨大。新产品应用市场的培育发展将进一步优化纺织产业结构。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倒逼产业升级。我国能源、用水实行总量控制,近期国家大幅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废气、污泥治理和排放提出严格要求,环境治理政策趋紧倒逼纺织工业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推动纺织行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点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纺织行业重点是加强新材料、清洁生产、智能化装备、产品质量保障以及产品功能升级等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把握纺织领域新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国家政策主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基地以及产业联盟建设等,提高新技术辐射推广面,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如工信部连续几年组织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引导社会服务机构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加强产业链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和价值,这在今后小批量、个性化主流需求下,显得尤其重要。
加快技术改造。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开发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纺织行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还将促进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开展了两化融合项目示范、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等,重点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质量品牌提升。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国纺织工业由加工制造转向集成创造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提高产业价值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纺织行业质量品牌建设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可信赖的消费质量信誉。第二是开展重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培育,提高品牌研发设计与品牌管理能力。第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品牌建设,促进纤维、面料至服装和制品不同环节的品牌创造,营造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去年工信部会同中国纺织联合会组织开展了品牌调查评价活动,确定了111家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作为跟踪培育的重点企业,今年开展了重点企业的培育辅导,组织专业人才培训宣传,组织开展国家级企业设计中心认定以及品牌竞争力评价等。
加强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纺织行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展现企业社会责任和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纺织行业,绿色生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快淘汰化纤、印染、棉纺等行业落后产能,贯彻落实印染、粘胶行业准入条件,规范企业运行。第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重视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全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第三是保障产品消费安全,限制有毒有害化学品应用,加强生态环保染化料工艺、助剂的开发,确保产品生态安全。支持政策包括:组织有关节能减排标准制定、树立行业先进能效标杆,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一定资金奖励、组织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示范、组织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示范等。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第一是现有产业集群提升,向主导产业突出、公共服务完善、区域品牌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第二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中西部地区以园区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第三是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支持企业的国际并购重组,到国外资源及劳动力丰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国际化设计、品牌经验和营销渠道,提高中国品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政府方面,工信部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支持部省合作开展产业转移承接交流,组织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认定,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