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领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上海自贸区在摸索中提速
2014/3/19 15:57:3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引领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上海自贸区在摸索中提速尽管挂牌运行仅三个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上海自贸区作为2013年中国经济关键词的含金量。作为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试验田,这片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聚焦了国内外的目光,一举一动皆成文章。不要政策要改革 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有关上海自贸区,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细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初在上海调研时,曾反复追问上海市长杨雄,上海是不是要改革?杨雄态度坚决地回答:“我们没要政策,我们要改革。”
也正是在这次调研期间,李克强提出,鼓励支持上海研究试点先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改革意味着不可能“皆大欢喜”,意味着不仅需要浅犁更需深耕。有媒体刊文指出,若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视为一盘大棋,自贸区建设无疑是这盘棋的“棋眼”。
自3月李克强总理表态之后,5月,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上报中央;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7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正式公布;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最初设计上海自贸区这个学术论证和政府层面论证的时候是“两条腿”走路,既谈到了制度创新,也希望能够从中央获得一些政策的优惠。但是到了国务院层面之后,高层领导最后拍板就只强调制度层次,就不能够再走老路,不能够使上海自贸区成为一个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应该把它变成制度创新的高地来实施。
然而,很多商人似乎等不及弄懂自贸区到底是什么,他们对自贸区的浓厚兴趣迅速转换为注册的火爆。据报道,三个月间,企业的注册预约号码一度被“黄牛”炒到三四百元,直到新规出台,才大为收敛。不少注册者甚至没有想好注册了公司之后要做什么,“总觉得是个机会”。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介绍,截至11月底,工商部门已办结新设企业1733家,其中外资新设企业58家,内资1675家。内资注册资本近400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2300万元。新设企业中,贸易类和服务类分别占比66%和26%。
“想靠优惠政策来获得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设计参与者、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提醒企业,上海自贸区并非像以前那样的“给一些优惠政策的特殊监管区域”,也不是一个金融特区,而是“试验符合国际标准的投资准入体制的地方”。如果一味只想着要特殊优惠,要特殊政策,不打破固有思维框架,很难抓住自贸区真正的机遇获得发展。
金融、投资强势突围 先行先试建改革范本
12月初,央行发布支持上海自贸区的30条指导意见,涉及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多个领域,包括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其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仍是“开放”,“将话语权归还市场”。
“本次尺度最大的政策,是允许试验区内个人在区内获得的收入可向境外进行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种投资,这意味着区内个人可不再受到QDII限制而自行进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陈炳才认为,央行公布的30条指导意见为上海自贸区勾勒了未来金融改革的愿景,体现了大胆改革的精神。不过,这只是一个指导意见,而不是实施操作细则,不少政策的落实需要具体操作政策的出台。在合适时机上海的思路将会被推广和复制。
“可复制、可推广”是上海自贸区被提及最多的重要使命。9月底,中国首份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区揭开面纱。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可以有效规避正面清单所带来的政府权力寻租空间。以 “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正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最大亮点之一。
对于这份清单,舆论在肯定之余也颇有微词,现行的2013版清单过长、“限制款多”的质疑不断。对此,戴海波坦承,在负面清单的制定上,“我们是小学生”。
目前,上海市正就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征求各方意见。上海市副市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表示:“负面清单还有改进空间。2013版负面清单参照我国的国民经济分类,下一步可考虑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分类方法。同时,现有清单内的190项管理措施也有缩短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7个方面10多处具体改革要求与自贸区建设密切相关,这表明自贸区是一项国家战略。”艾宝俊说,今年上海自贸区提出了98项改革措施,包括制度创新、服务业开放、功能拓展和制度保障等内容。上海将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着力推进改革试验,努力完成好中央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正是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重构的新趋势所采取的‘以开放促改革’的重大举措。其目标是可复制的、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区。”王新奎进一步指出,具体而言,试验区的目标重点在于三方面,一是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为中国适应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提供窗口和前进基地;二是以国际高标准为标准,改革外商投资准入管理体制,进而为国家整体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可供复制的经验;三是探索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程度。
八个区域力争“下一个” 审核未设时间表
2014年将是上海自贸区的突破之年。谁会是“下一个”,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有报道指出,随着三中全会决定,全国改革将陆续起步,而且不排除还要再放开一批自由贸易实验园区,形成大范围的改革开放趋势。
12月1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山东省政府已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试点建设青岛贸易自由港区的请示》。青岛自贸区拟定以前往保税港区为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区域,争取自贸区相关政策。
此前,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港自由贸易园区一直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积极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被列入天津滨海新区2014年重点工作。广东粤港澳自贸区、厦门对台自由贸易园区、浙江舟山新区自贸区也都跃跃欲试,定位各有不同。厦门注重对台贸易、广东打出粤港澳合作牌、舟山新区则强调其海洋经济特色。
据瞭望智库的消息显示,截至11月中旬,各地已在商务部备案的自贸区由10月份的6个增至8个,分别是天津东疆、浙江舟山、福建平潭、山东青岛、河北曹妃甸、重庆两江新区、辽宁大连,以及广东南沙、前海和横琴。
有报道称,第二批自贸区会签审核将于年底启动,明年五六月份有望正式落地。对此,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按照“成熟一个推动一个”的原则,要进一步放开一些自贸区,但是目前应该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关键是看条件是否成熟。(作者 王安宁)
- 上一篇:广东将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严管方案:谁生产谁负责
- 下一篇:楼市“限价令”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