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
2014/10/15 15:39:2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按照粮食安全预警保障体系的思路,粮食少了不安全,粮食多了也不安全,但其主要矛盾是解决粮食少的问题;我国具有在粮食少的情况下保证粮食安全的实力与技巧,但是,缺乏在粮食供过于求的前提下的宏观调控。
自给率不是衡量粮食安全与否的唯一指标
粮食问题是一个永恒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我国粮食“十连增”,预计有可能“十一连增”(2014年夏粮已经实现“十一连增”),但是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进出口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洪涛表示,从总体来说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局部的、突发性的粮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由于粮食的“金融属性”的出现,粮食安全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
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全年超过了7000万吨,是历史上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总进口大豆5838万吨。至今年为止,我国粮食十连增,为何粮食十连增还要进口这么多粮食?
洪涛认为,现在粮食安全和10年、20年前的环境大不一样。他不赞成简单地用粮食自给率来衡量中国粮食安全与否。粮食自给率不是衡量粮食安全与否的唯一指标,尤其是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评估粮食安全要有科学、合理、理性的体系,中国应该参考国际粮农组织有关粮食安全的指标,来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指标体系。
粮食过剩也会出现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
按粮食安全的等级层次来看,粮食短缺存在粮食危机或者粮食不安全,粮食过剩也会出现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
从粮食安全的不同等级层次,报告将其分为:粮食安全、粮食比较安全、粮食不安全、粮食危机。粮食安全的警度级别一般分为5种,分别是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本报告中,粮食安全的等级层次指标以粮食供求平衡为中心形成无警——粮食安全,以粮食安全为中心向两边分为短缺和过剩的8个不同层次,因此,警度级别名称分为9种。
根据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标,报告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总体级别为比较安全。具体来说:1、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为“比较安全”,但大豆存在潜在风险;2、我国粮食流通性安全为“比较安全”,但产后物流损失较大;3、我国粮食消费性安全为“比较安全”;4、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安全为“比较安全”。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国学生受邀参加国际IT奥林匹克竞赛,探索数字科技新机遇
- EHO TINY 母婴水品牌亮相2025中国妇幼健康与产后康复大会 定义母婴饮水安全新标杆
- 我爱我家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7%
- 野莓WB(Wildberries)2025官宣大会 - 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正式来中国啦
- 重塑企业生产力!2025金智维企业级智能体暨AI+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引领人机协同新范式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SHEIN创新数码冷转印技术,牛仔生产数字化与绿色转型双赢
- 以花为序,绽放新章!宁波阪急4周年"花漾奇想"浪漫启幕
- “天府油韵・粤彩纷呈”2025“天府菜油”品牌推介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 数字赋能时尚,解密Paroce&Shark保洛斯鲨鱼火爆背后的战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