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乙烯:高端化差异化是大势所趋
2020/2/18 12:25: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聚乙烯(PE)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采用吹塑、挤出、注塑成型的方法进行加工,在生产、加工、应用和回收再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相对环保节能的材料,性价比非常聚乙烯(PE)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采用吹塑、挤出、注塑成型的方法进行加工,在生产、加工、应用和回收再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相对环保节能的材料,性价比非常优异。其下游产品形态主要有薄膜、中空容器、管材、注塑制品等,被广泛应用在包装、农业、通信、建筑和电子电器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我国聚乙烯净进口量每年高达1380万吨,有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有我们没有能力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原因,还有进口产品性价比高的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在市场全球化的环境下,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具有长期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体现在于生产的高效率,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和用户的高满意度。这也是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不变的追求。
近10年,全球聚乙烯市场需求规模增长了近50%,2019年达到了1.03亿吨,在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主要热塑性塑料中占比达到了37%,产能也随之快速增长。当前,聚乙烯产能增长的速度不减,但由于经济发展放缓等影响,市场需求增势减弱,或难以支持不断释放的新产能。
企业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大研发和服务力度,推动产品高端化、差异化,要加强与国外优秀石化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拓宽发展思路,开拓产品应用空间。
全球聚乙烯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这个成果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的一步。
从宏观经济来看,过去一年,受到中美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全球经济延续增长放缓的疲弱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0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3.7%。
对于2020年的经济形势,业界也并不乐观。IMF预计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3%,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4%。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在放缓。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这与IMF在2019年10月预计的数值相同。同时,IMF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率为6%。
从行业发展的资源情况来看,美国信息能源署(EIA)2020年1月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显示,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自2011年以来,首次降到100万桶/日以下(85万桶)。与此同时,美国原油产量约增加130万桶/日,高于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给市场带来压力。这导致2019年原油价格下跌,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4.2美元/桶,比2018年下降10.5%。EIA认为,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增加110万桶/日,全球原油库存将增加30万桶/日。
总体来看,受宏观经济风险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市场需求表现疲软,美国原油稳步增产、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未来两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仍然保持在中低位运行。EIA等机构预测在65美元/桶左右。
天然气方面,受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及出口增多的推动,全球天然气贸易量大增,促使天然气市场更加一体化和市场化。2019年,天然气价格跌至近10年的历史低点——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天然气大量涌入全球市场。美国天然气增量主要来自页岩气,而美国页岩气中有一部分富含乙烷的湿气,因此随着页岩气产量的增长,乙烷的产量也快速增长,价格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并保持在低位,大概在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
从聚乙烯产业链的原料端——乙烯来源情况看,蒸汽裂解工艺仍是乙烯生产的主流工艺,其中来自以石脑油、乙烷和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的裂解乙烯分别占乙烯总供应量的42.6%、38.3%和14.1%;来自煤(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乙烯约占3%,生产装置主要位于中国;另外有3%左右的乙烯来自原油直接裂解、重油催化热裂解、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等装置。
全球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原料,经由不同的路线生产,乙烯的成本差别很大。在低油价时,亚洲和欧洲的石脑油裂解制乙烯与北美、中东的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成本差距缩小,但是后者仍处于绝对优势;中国的煤(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乙烯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乙烯生产成本高,在1300美元/吨左右。
从聚乙烯产业链的产品端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产品市场供应量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产品质量、品种和功能有了更高、更新和更细化的要求。薄膜向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更好的方向发展,如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的拉伸强度提高2~10倍,穿刺强度提高2~5倍,雾度降低30%~85%;中空容器向熔体强度更高、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更好、容器尺寸更大的方向发展;管材向耐压更高、抗刮擦能力更强、耐开裂和耐高温性能更好的方向发展,如PE100 RC、 PE100 RT、PE100 RCT等。
受需求驱动,聚乙烯产品将向高端化、差异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极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等聚乙烯将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研发热点。
关于我国聚乙烯行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聚乙烯净进口量每年高达1380万吨,有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有我们没有能力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原因,还有进口产品性价比高的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在市场全球化的环境下,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具有长期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体现在于生产的高效率,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用户的高满意度。这也是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不变的追求。
如何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呢?近年来,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通过智能排产、智能物流、数字化生产、生产技术进步、提升装置运行水平等,在各个环节挖潜增效。这些做法主要侧重于提效降本。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用户是产品的终端,其满意度由成本、质量等方面组成,也就是说,只有用户满意度提升,才能体现出企业追求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方面的成效。
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推行定制化生产,在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才能实现提升用户满意度的目标。这要求我国的聚乙烯行业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更加重视聚乙烯行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重大技术难题,如生产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90%、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超过60%等,这些卡脖子问题亟须有效应对。
从国家层面,应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对新建项目,从产业布局合理性、产品高端化、技术先进性,以及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评估,严格产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采用设立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提倡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用有机联动。针对我国聚乙烯产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重大技术难题,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强重大科学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好共性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技术储备,为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从企业层面,要立足系列产品研发,推动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发不应拘泥于单个产品,特别是在单个产品取得突破后要及时扩大成果,开发形成系列产品,形成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
企业应加强与下游用户的技术和业务融合,通过催化剂、工艺创新或改性不断迭代优化现有产品,推动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将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结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外石化企业合作,引入新的投资运营模式、产品标准和先进的技术、产品开发和智能制造理念,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扩展业务组合;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为产品创新提供广阔空间。(王红秋)
转自:中国石化报
- 上一篇:疫情难撼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
- 下一篇:“抗疫”期间 房地产企业如何调整、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