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解应急物资产业链生产环节风险刻不容缓
2020/2/24 10:03:02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应急防控物资保障、加大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储备、打通应急物资产业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但从近一个月的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应急防控物资保障、加大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储备、打通应急物资产业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但从近一个月的全国整体物资保障情况来看,针对本次疫情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生产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生产原料及设备储备能力不足、复产效率不高、对疫情反应敏感度不够等,造成了生产环节整体的运作效率不高,不利于疫情防控。如何保障生产环节的平稳运行,降低应急物资产业链整体风险,在疫情来临期间保障我国应急物资的供给、调配,具有重大意义。
疫情暴露应急物资供应链问题尚存
企业应急物资的技术方案和生产能力储备不足。从本次疫情情况来看,个体防护用品、消杀用品、检验检测仪器、医疗设备、防疫药品等应急物资,由于春节前清库存、节日期间企业员工放假、停工停产、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各地医院防护需求增加、个人物资储备激增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国内产能与突发疫情下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缺口。企业应急技术方案和生产能力储备,还不足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
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情况掌控不足。从目前来看,各地对应急物资,尤其是防疫用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测温计等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生产能力、现库存、原材料库存等信息了解不足,在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才通过走访、摸底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信息,无法迅速捕捉到应急需求,不利于第一时间对疫情作出反应和指导企业进行生产。此外,我国缺乏重点应急物资保障平台的数据统计。以此次疫情为例,由于缺乏前期的集中统计工作,刚刚开发的国家重点物资保障平台截至2月1日也只有400余户重点医疗物资企业入库。但是,由于时间仓促,该平台还缺乏大量的应急物资及相关生产企业数据,而且很多省市的数据上报也不够及时,以目前所掌握的数据还不能保障疫情防控的物资需要,不利于平衡物资供需和调度。
对疫情发展趋势研判不足,信息透明度不高。从本次疫情发展情况来看,初始阶段该疫情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对肺炎病毒的未知性和正在扩散的严重态势研判不足,信息开放透明度不高,无法第一时间指导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开展防疫物资扩产和储备工作,造成了应急物资供应链对本次疫情反应不敏感,无法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
提高应急物资供应链生产环节运作效能
完善应急物资供应链的发展规划。首先,要在明确应急物资统一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规划应以保障应急供应为中心做出相应调整。其次,应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将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应用以及地方的专项发展规划纳入总体规划中。最后,需要做好需求分析,从稳定性角度出发明确落实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具体发展计划及预算安排,明确应急物资的研究、开发、采购、储存、维护和调度使用,增强国家快速有效地应对新兴突发传染病等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能力。
加强应急物资供应链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建设。首先,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与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签订协议时,可以通过生产能力储备补贴的方式对协议企业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生产能力储备进行一定额度的补偿,使协议企业愿意持有适量的富余产能。其次,在突发事件期间,及时为企业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引导企业对接金融机构,通过压降成本费率,支持企业融资;对购置设备安装到位并生产出符合用途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设备奖励;对企业采购原辅材料按进货发票面额(不含税)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可先采取预拨补助款、预购产品等方式予以支持;对列入突发事件防控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在今后应急物资储备时,优先列入政府应急产品采购名录,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应急物资产业,为企业在突发事件时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资金支持。
构建应急物资产业数据库和调度平台。政府平时应该加强应急物资制造商及其原材料供应商的信息调査及数据更新工作,以便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调用。同时,应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应急保障物资分类及产品目录》,依据产品类别,构建集企业数据库、政策法规库、技术标准库、行业库、金融资源库、专家库等于一体的应急物资产业数据库和调度平台,不断更新数据,尤其应随时更新生产企业产能、产量及物资储备情况,全方位服务突发事件。
强化突发事件前期的应急准备能力。我国应全面评估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实质性威胁的突发事件因素,并根据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后果进行威胁级别和事件类型确定,以此促进相应的应急物资的研发、生产和储备,强化事前应急准备能力来降低突发事件时应急物资生产环节的风险。此外,应加强多部门沟通协调,促进生产原料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强化需求评估、扩产计划和最终原料存储的高度互动,以此增强应急物资生产环节在突发事件中的保障能力。(赛迪智库)
转自: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