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凌云教授在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系列活动荣获金杏奖
2020/10/23 17:01:04 来源:中投投资咨询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系列活动于2020年10月22日-24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系列活动于2020年10月22日-24日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对“区块链两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金杏奖,向凌云教授等荣获区块链行业领军人物及第一届优秀履职委员奖。
会议现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仲平,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函院院长孙钱章,经济学家周报主编、专委会总参事管益忻等百余位行业专家和区块链从业者共话区块链发展未来。
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活动呼吁以立法铸就区块链共同体
对中国区块链行业而言,2019年10月24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表示了对区块链的重视。“1024讲话”后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为此,专委会与央链全球、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全球区块链联盟Blockchain Alliance Inc等携手联合各界,发出《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倡议书》,并建议国家尽快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块链产业促进法》的发起工作。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
会上,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张春贤致电预祝会议成功召开。王秉科在致辞中表示,中央“1024”讲话指明了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他建议,要以实际行动为区块链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郑新立表示,数字经济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其中,“区块链+”应用到各个领域可以极大提高产业效率,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他认为,目前区块链仍在发展初期,要加快技术研发、攻破技术难关,不断推动区块链产业促进法的起草和制定。
对此,吴忠泽提出六大建议,区块链技术要与新基建紧密结合、建立完善区块链创新体系、加快区块链标准化发展、加强区块链人才建设、要守正创新建立行业安全保障体系、启动区块链立法进程,从而占据在国际竞赛的制高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面对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复杂局面,数字经济展现出顽强的韧性。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军表示,区块链“1024讲话”是疫情下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专委会将务实做好每年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活动,共识共筑共享“区块链共同体”,积极开展链改理论研究和链改行动,为数字经济发展做贡献。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博士表示,立法规范区块链产业发展已迫在眉睫,区块链成为全球新一轮竞赛的竞争高地。他认为,既发展大数据产业又能保护数据隐私,离不开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将是下一步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链改行动启航更多行业期待深度融合
作为工信部业务指导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所属机构,专委会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协会中区块链行业组织。2018年以来,专委会持续推动“链改”行动,致力于实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转型。22日,活动同期也举办“2020年区块链专家院士论坛暨链改峰会”,首发《链改—区块链中国方案》图书,并发布《链改行动计划2.0版》。
王秉科表示,专委会组织发起的“区块链万里行”、“链改行动”和“1024区块链中国日倡导”及“区块链中国大会”等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力。
在会议现场举行的专委会第一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暨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当选2021年度轮值主席(主任委员)。
于佳宁表示,“链改”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实体产业与区块链的紧密融合正在引发商业模式和组织方式革命,这也在为实体产业“换道超车”找到全新增长空间提供重大机遇。他表示,将尽己所能,推动“链改”事业,促进区块链技术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广泛应用到制造业、金融、零售、民生、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为表彰对“区块链两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活动现场还颁发了倡导“1024区块链中国日”金杏奖。
著名旅美经济学家、世界卓越华人、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大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全球区块链联盟Blockchain Alliance Inc联合主席、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终身副主任向凌云认为,通过产业立法来促进产业发展,促进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中,经济发展依然是不变的首要目标,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被拉回正轨。所以,急需进一步挖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而创新性技术和创新模式毫无疑问将是重要动力。只有在法律框架下,才能将长期以来积累的产业经验、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等探索上升到法制层面,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引导产业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同时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壮大产业的基础保障。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智慧助农 品牌强农》2025粮食单产提升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推广田间日大会圆满落幕
- 2025京东自营店 GMV 增长难 慧博科技「集客 CRM」四步精准锁客破瓶颈
- Neuron Studio 一站式开发工具,联发科重构AI应用开发全流程
- 极速全地形、售价5999!爱玛A7Ultra:以极致性能与前瞻设计,引领男性车品类新潮流!
- “云端瞰花”、夜樱观赏、户外露营……消费场景融合焕新 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 邮储银行周颖辉一行到中科智汇工场参观调研
- 拓邦股份储能消防新品首发:引领储能安全与能效革新新标杆
-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低空经济:茌平职校无人机专业创新实践
- 登顶全球运动耳机销量No.1,韶音开放声学技术的现象级破圈之路
- 金善美率山西机器人协会,阿里巴巴取经智能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