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犀思云张雄国:混合多云时代“我的数据我做主”
2020/12/16 12:30:10 来源:亿邦动力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美国云计算服务商Snowflake已经成为现象级公司,自9月17日上市以来,其股价从120美元上涨至360美元,总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云计算服务商Snowflake已经成为现象级公司,自9月17日上市以来,其股价从120美元上涨至360美元,总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基金公司GlobalX研究云提供商的分析师安德鲁·利特尔认为:“Snowflake的IPO表明,云计算应用的加速正在让涉足该领域的公司变得更有价值,尤其是那些让虚拟交互变得更容易的公司。”
Snowflake代表着一种以混合多云时代以客户为出发点的服务理念。在打通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等公有云平台的基础上,Snowflake的数据仓库能够帮助客户管理、挖掘、分析数据,Snowflake已有3千多家客户,包括思科、Netflix、Capital One Bank等。
这一理念也正在被国内的云服务公司践行。犀思云CEO张雄国对亿邦动力表示,Snowflake业务核心是支持混合多云的存储、计算,以及管理服务分离的架构。基于同样混合多云的理念,犀思云业务着眼点是数据存储的上一步——数据传输,二者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客户更关注数据和业务本身,而非基础设施。
“我们是所有的业务都建立在混合多云这个前提下,混合多云意味着两个主张:第一个把选择权交给客户,我的数据我做主,第二个以客户视角提供服务。”张雄国说。
犀思云从2016年开始基于混合多云的全球连接与边缘能力,向企业提供智能连接的网络服务,它也是国内第一家提供该服务的公司。犀思云在2017年获得1.5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晨晖资本领投,达晨创投、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齐心集团等机构跟投。
日前,亿邦动力专访了犀思云CEO张雄国,他分享了混合多云时代企业的网络需求以及犀思云的业务逻辑。
混合多云时代企业需求更为复杂
《Flexera 2020云状态报告》对全球750名云决策者进行调研,结果显示93%企业采用了多云策略,87%采用混合云策略,平均每家企业使用2.2个公有云,2.2个私有云,混合云、多云的2.0模式正式开启。
张雄国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混合多云,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第一,安全分级,客户希望把自己的应用前端,也就是需要弹性计算的部分放在公有云上,而把自己的数据放在私有云上;
第二,业务容灾,企业数字化非常重要,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必须要做备份提高可用度,所以也采用多云混合的架构;
第三,优势互补,各个云的优势非常不同,比如亚马逊数据湖的解决方案,腾讯连接人的能力,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公司越多,云会越多,每个云的差异化也会越强,企业要根据行业规模会选择不同的云;
最后,成本优化,公有云竞争有不同策略,对于成熟的厂商来讲可以在各个云的策略中选择最优的策略方案,以降低用云成本。
市场调研机构IDC指出,随着公有云服务的不断延伸和扩展,未来两年企业云计算的复杂性将达到一个临界点。服务商需努力维护服务级别、管理成本、确保跨多种云、传统数据中心和边缘系统的混合和多云架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企业客户需重点关注和投入跨云、边缘的连接、集成和协作。
换句话说,如果企业只使用一个公有云,那么Snowflake这样的公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它可以使用公有云本身的数据库服务,企业云计算的复杂性催生了新的需求。
犀思云核心是解决“连接”问题
在复杂的云服务体系中,犀思云的生态位在哪里?
张雄国解释称,运营商解决用户如何介入网络的问题,公有云解决数据中心规模化计算和存储的问题,从用户端到服务端的中间是广域网。广域网会有各种各样的连接问题,比如跨区域连接、跨运营商连接、跨云连接,而犀思云所做的事情就是解决这些连接问题。
“连接什么呢?一切的,不管是分支还是设备还是人,通过我们产品线,连接所有数据,到达所有的地方,不管是公有云,还是SaaS应用厂商,还是数据中心,我们构建了一整套方案,满足数据端到端传输、连接的诉求。”张雄国说。
据他介绍,犀思云构建了全球110个点,连接全球几乎所有公有云,提供四项能力:网络全连接的能力、边缘的能力、智能网络访问的能力、应用云集成能力。
以犀思云的客户之一网易游戏为例。作为实时对战类游戏的运营方,要向全球玩家提供全球同服的良好体验,那么就要减少网络传输丢包,避免出现游戏延时、卡顿等状况。
犀思云SysCXP平台通过使游戏用户接入就近城市POP节点边缘云,采用低延时网络连接用户目标游戏服务器。最终提升了用户稳定性及覆盖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犀思云业务相似的其他公司有:澳洲的网络即服务(NaaS)提供商Megaport、美国数据运营商Equinix、美国云安全服务商Zscaler,而国内有联通云联网、观脉数据等。
犀思云的优势在于,更早进入市场,已经服务了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客户。
产业互联网企业成最具潜力的客户群
据张雄国介绍,犀思云的客户分为消费互联网公司、产业互联网公司、政府、基础设施等几大类。其中,产业互联网客户贡献的收入已经从去年的15%提升至今年的30%。
连接分为三个层面,网络层的连接,应用系统层的连接,还有商业层的连接。在产业互联网中,这三层的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张雄国说,企业希望实现的是数据端到端连接,短的连接是从客户的应用端到服务端、长的连接就是从客户的应用端要打通供应链的生产端,变成产业互联网里的长链。
在张雄国看来,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核心区别在于线上系统要对线下的资源要素进行反向控制。产业互联网公司的IT部门以前的工作是满足好内部的运维,但是现在核心工作是把能力赋能给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职责,从运维变到了运营。
对犀思云来说,为消费互联网公司提供云服务,已经很难实现价值叠加,而产业互联网公司能够打通上下游,可以实现行业纵深的合作。张雄国说:“我们没有直接销售的,都是靠合作伙伴去拓展业务。产业互联网公司使用我们的服务,可以更好地为他的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这样我们就是相互赋能了。”
此外,张雄国提到,数据安全已经被产业互联网公司提到了新的高度,“以前企业都是通过专网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现在不仅仅是基础架构变成了混合多云的架构,而且要更多打通上下游,这时候生产数据、运营数据都非常关键。”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