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本背后的「福瑞达集团」,到底有多牛
2021/6/17 10:32:17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福瑞达集团对透明质酸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3年,福瑞达集团前身“山东省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1986年该研究所开始组建自己的生物药物研究室,开始了“透明质酸的研究”。很多人都知道,大部分保湿产品中都有透明质酸(即玻尿酸)这个成分,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1g透明质酸可以吸收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所以它被称为“补水圣品”一点都不为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多数透明质酸产品的原料其实都师出同门——福瑞达集团。「可望不可即的特效药——透明质酸」
福瑞达集团对透明质酸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3年,福瑞达集团前身“山东省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1986年该研究所开始组建自己的生物药物研究室,开始了“透明质酸的研究”。
而在此之前我国并没有透明质酸研制的主动权。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Meyer等采用动物提取方法,率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了hyaluronic acid(透明质酸);在随后的10年间,KarlMeyer等人先后从关节滑液、皮肤、脐带、公鸡冠等组织中发现了HA。但由于提取率极低,分离过程复杂,产量有限,致使透明质酸的价格极其昂贵,当时高纯度透明质酸价格可达10万美元/公斤,远超黄金价格。这就注定了它只能成为普通大众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面对昂贵的、资源有限的提取原料,低成本获取透明质酸原料的问题亟待解决。
福瑞达集团的领头人凌沛学博士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深入透明质酸科研,潜心研究透明质酸提取技术,希望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科研实力来壮大自己的民族。
「破局之人——玻尿酸之父凌沛学」
1983年, 凌沛学博士率先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出了透明质酸, 给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不仅大大降低了透明质酸的获取成本,同时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行业垄断,使透明质酸得以批量化生产,并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化妆品中。
如今,发酵法已成为最主要的透明质酸生产方法,中国的透明质酸原料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6%。
凌沛学博士的透明质酸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得到了极大认同,并获得了由国务院亲自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可以说,凌沛学博士是实至名归的中国玻尿酸之父。
「后起的玻尿酸行业奠定者——福瑞达」
1988年,福瑞达医药集团开始进行透明质酸护肤品的研发。依托自身先进的科研技术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研发实力,福瑞达生产的透明质酸品质逐渐赶超了国外产品,出口份额也逐渐增加到了全球透明质酸出口总额的45%。值得一提的是,福瑞达也是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集团等全球大牌化妆品公司的原料供应商。
福瑞达集团还是国内首家获得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药用辅料(国药准字F20040001)资质的生产厂家,也是国内具有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原料药(国药准字H20113379)批准文号并通过GMP认证的生产厂家。注射级透明质酸(API)按照ICH Q7的要求生产,质量达到了欧洲药典和日本药典标准,获得了欧盟CEP*证书和美国DMF*登记号,并且顺利通过美国FDA*的现场审核。
福瑞达依托自身国际领先的透明质酸研究开发水平,以及透明质酸多领域的应用,成就了其行业奠定者地位。
*CEP: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
*DMF:根据美国的联邦管理法规定,药品进入美国须向美国FDA申请注册并递交有关文件,化学原料药按要求提交一份药物管理档案(DMF)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之一
「泊本与福瑞达」
泊本秉承着“专注受损肌肤补水修护”的品牌初心,以及简单、高效、安全的配方原则, 依托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山东药科院和拥有38年玻尿酸技术沉淀的福瑞达集团,研发出一系列对肌肤进行屏障修护和层层补水保湿的产品线,实现对受损肌肤的补水保湿和系统性的屏障修复,深入肌肤问题的源头,真正解决肌肤问题。
产品以6D玻尿酸、2D聚谷氨酸以及修复成分作为核心成分组合,遵循皮肤作用原理,内修护外保湿,改善肌肤受损状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