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解提质促提升 北京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
2021/8/9 9:35:02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以献礼建党一百周年为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着力落实 ‘六稳’‘六保’任务,加强精准服务,做好要素保障,完成了促进产“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以献礼建党一百周年为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着力落实 ‘六稳’‘六保’任务,加强精准服务,做好要素保障,完成了促进产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政策制定,全力推动全市高精尖产业高速增长、稳中向好发展。”7月26日,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该局副局长姜广智向媒体通报了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据统计,上半年,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6127.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1.9%,拉动全市GDP增长7.3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目标和 “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高速运行 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姜广智介绍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4%,增速跃居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25.5个百分点;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呈现较强发展活力和后劲。
特别是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倍,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9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倍,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这两大支柱行业的 “双轮驱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姜广智表示,这些成绩也源于全市经信系统依托 “服务包”机制,加强了对28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的精准服务,做好物流运输和生产要素协调保障,从而有效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如积极保障科兴中维、北京生物两家新冠疫苗企业扩产上量,累计向国内供应超15亿剂、保障全国90%以上接种需求,产值突破1220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北京力量。根据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手机市场第二季度排名,小米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17%,超越苹果晋升全球第二,同比高速增长83%,出货量5000万左右。
产业投资继续扩大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实现84天落地开工,创造了 ‘拿地即开工’的 ‘昌平速度’;理想汽车签署入区协议,创造了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发展高精尖产业的 ‘顺义模式’;经开区国家信创园一期开工,落地企业100家;万泰创新药物生产基地、福田戴姆勒高端重卡、燕东微电子8英寸集成电路等项目加速推进……”姜广智表示,全市经信系统按照 “谋划、储备、新建、续建、竣工”五个一批项目投资调度机制,上半年推动21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2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6%。
同时,通过实施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22.8亿元,同比增长2.2倍;收入利润率12.0%,高于上年同期6.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5吨标煤,同比下降30.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利润779.5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北京市经信系统还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 “牛鼻子”,大力推进制造业疏解提质,推进制造业疏解提质动态管理机制和腾退空间优化管理机制,发挥能耗、水耗、环保等标准引领作用,指导企业实施对标达标,开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完成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任务52个,完成率94.5%,其中利用腾退空间落地高精尖项目18个,完成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21个。
疏解提质促新 发展高端制造数字经济
姜广智指出,受国外疫情、芯片紧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全市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基础仍不稳固。下半年,北京市经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十二届第十七次会议的有关要求,落实 “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又要着眼解决长远问题,保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的战略定力,加强与各区、各部门协作,多措并举抓紧推进下半年重点工作。
包括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市区联动和项目跟踪调度,促进更好项目落地投产,确保 “高精尖”产业投资任务在去年350亿元基础上将近翻一番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类减税降费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围绕研究针对性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重点支持100家 “专精特新”企业达到规上标准,坚定企业在京发展信心。落实 “十四五”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加强产业政策衔接,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在氢能、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突破。将疏解提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拿出有力措施,推出一批技改项目,加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抓紧实施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谋划启动标杆工程第一批项目,牵引带动数字经济业态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链融通发展。(邹洁)
转自:中国工业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