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诠释中国生态智慧
2021/8/20 10:46: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诠释中国生态智慧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开展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诠释中国生态智慧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开展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等多个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达20余万平方公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推出的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反映了中国试点国家公园的实践,不仅在国内引发好评,而且发行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影像时代传播力极强的视听叙事文本,纪录片被形象地称为“国家名片”“国家相册”,在跨地域、跨国别、跨民族传播中,承载着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推出的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真实记录了中国国家公园中妙趣横生的动物故事、罕见奇妙的自然场景和人与动物的温情互动,潜移默化地诠释了“万物有灵”“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智慧。生机盎然的野生动物成为生态治理中国方案最有力的代言人,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打破“以我为主,我说你听”的惯性思维,从自然视角切入,聚焦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困境。该片吸纳自然类纪录片的国际先进技术与理念,创作团队国际化,用全球视角,自信开放地邀请外国同行一起讲述中国故事,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就是由英国女演员凡妮莎·柯比英文配音、配中文字幕的版本。
在媒体社交化时代,“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平等交流、具有亲和力的讲述者才能触发“心灵相通、休戚与共”的共情效应。《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抛弃了劝导式说理传道,也避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该片真正的叙述主体并非摄像机后面的编导,国家公园里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野生动物才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的讲述者。这决定了讲述故事的语态和语气:温情、质朴而真诚。观众感受到的是人与动物相通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每一个登场的动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脾气,无论是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藏羚羊等“明星动物”,还是飞速滑翔的鼯鼠、潜行捕猎的藏狐、行踪诡秘的兔狲。国家公园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景观,而是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自由乐土。无数人精心守护着这片乐土,默默奉献:护卫队全程护航藏羚羊的万里迁徙,护林员常年为长臂猿搭建树冠桥梁,科学家倾注一生心力从事野外研究……可爱的动物,可爱的人,可爱的国家公园以及它们所在的国度,“可爱”层层叠加,传播的“涟漪效应”不断扩散。
纪录片做到好看、有趣是必要的,但优秀的作品一定有着深层意义的表达。如果说视听影像是第一文本,那么第二文本则是蕴含其中的生态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是当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当然,这一切的现实推动力量更源自国家对生态优先的重视、决心以及投入。如武夷山国家公园实施退茶还林的生态补偿机制,茶园面积只减不增,为的是把土地还给动植物。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并不是虚拟悬浮的,野生动物王国里发生的一切,就是中国生态建设的一份成绩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亚奇
- 上一篇: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下一篇:理解好关于生态环保督察的这三句话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