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利用 “秸”尽所能——陕西省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
2021/9/4 21:08:5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每到麦浪滚滚的季节,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就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陕西省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结合起来,开展了多渠每到麦浪滚滚的季节,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就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陕西省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结合起来,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目前,陕西省农作物秸秆每年产生量为1440.6万吨,可收集资源量为1253.4万吨,累计推广秸秆还田2457.1万亩。
秸秆回收再利用 变废为宝促增收
眼下正值“三夏”大忙的时候,宝鸡市扶风县40多万亩小麦喜获丰收。6月10日,该县午井镇午井村的麦田里,两台驰骋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打捆机在麦田里匀速前进,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吞”进去,随即被捆成长方形从机子尾部“吐”出来。
“以前小麦收完后,秸秆在田边、沟边、屋边乱堆乱放,既不美观,又不安全。如何处理,实在让人头疼。”午井村村民冯娟宁告诉记者,现在农机合作社将秸秆打捆后回收再利用,既节能又环保,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了一项新的增收渠道。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秸秆变废为宝,近年来,扶风县积极探索小麦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目前,全县数以万亩的小麦秸秆实现打捆回收、循环利用,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
“今年的小麦秸秆捡拾工作已在午井镇、法门镇、城关街道全面展开,我们购进了5台秸秆捡拾打捆机和32辆运输车辆,正马不停蹄地加速作业。”麦田边,扶风县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玉龙看着打好捆的秸秆高兴地说,“秸秆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果能综合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2017年,全玉龙秉承这一理念牵头成立了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了联合收割机、秸秆拾捡打捆机等设备,开展农作物秸秆农机化服务,实现机械化收割、打捆、储藏、粉碎一条龙作业。随着扶风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广,全玉龙的农机合作社受到周边村民的青睐,每年服务范围达5000亩以上,年均回收秸秆800余吨。
“今年,全县计划秸秆综合利用25.2万吨,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15.8万吨,综合秸秆肥料化利用1.3万吨,饲料化利用4.5万吨。”扶风县农机中心主任侯建平说,秸秆回收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还对改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推广全链条服务 秸秆有了新用途
“今年小麦长势好、麦穗大,收成肯定不错。”6月11日一大早,在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岐山县联盟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建文看着一串串泛黄的麦穗,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最近,通过微信、电话预约处理秸秆的村民很多。接到信息后,我们会派出最近的农机手,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服务。”袁建文说,前两年合作社从天津引进了全省第一台大型圆捆机。这款机器作业效率高,每2分钟可捡拾一捆重约250公斤的秸秆,每小时可捡拾三四十亩地,而且只需4人即可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据了解,联盟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从耕、种、管、收、加、贮、销售等环节入手,开展社会化组织农业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形成了一条农业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
“为使这些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我们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链条服务方法,引进了行业领先的德国克拉斯青贮收获机和大型圆捆秸秆捡拾机械,建成玉米青贮收获加工打包生产线,覆盖了搂草、打捆、抓草、装载、运输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秸秆收储运全程机械化作业流程。”袁建文称,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装备150余台,储草库棚达6400多平方米。
“每年5月初,我们就会着手与周边几家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共同成立联合体,同时与农机手签订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协议,实行包村包片承包制,要求每位农机手最少捡拾小麦秸秆150吨以上。”袁建文告诉记者,合作社对小麦秸秆和玉米青贮饲料的高效利用,既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出路问题,又解决了畜牧养殖饲料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
“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秸秆利用这一环保、兴牧、促农增收的事业,力争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对于未来,袁建文充满了希望。
以“用”促“禁”广宣传 田里不冒一处烟
“今年麦收季节的天空格外蓝。空气好了,人的心情也舒畅了。”6月11日,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道胡门村村民胡忠仁望着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涌出满心欢喜。
“以前一到这时候晚上都睡不踏实,就怕烧秸秆的。村里的麦田常因焚烧秸秆‘狼烟’四起,有时候甚至会殃及其他农作物。”胡忠仁说,这几年区上大力宣传秸秆还田,巡查秸秆焚烧,村民意识大大提高,麦收后田间地头干净整洁。
作为全省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临潼区今年小麦面积 55.2 万亩。为切实抓好“三夏”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等各项工作,临潼区以“用”促“禁”,确保“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按照“低茬收割、粉碎还田、硬茬播种”的要求,临潼区严格控制割茬高度,要求夏收作业的收割机必须安装小麦秸秆粉碎装置,大力推广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硬茬播种、玉米灭茬旋耕覆盖播种等技术,努力提高秸秆还田率。
同时,临潼区还通过村广播、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秸秆焚烧承诺书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全区“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的浓厚氛围。
截至2020年底,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达到24万余台,年加工秸秆饲草能力达到800万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3.44%。其中,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和禁烧区利用率达100%。(韩小珍 赖雅芬)
转自:陕西农村报
- 上一篇:供强需弱预期下 铜价将承压运行
- 下一篇:四川省TIR(国际公路运输)货物首票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