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锁+升级+数字化|牵手希酒店,引领行业新趋势
2021/10/19 17:23:53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后疫情时代,“连锁+升级+数字化”,是酒店行业新趋势。酒店行业供求关系有望改善,但需求端恢复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改变尚存在不确定性,单体小酒店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想要跟上酒店行业趋势,避免在新一轮的洗牌中掉队,“连锁+升级+数字化”,一步也不能少走。后疫情时代,“连锁+升级+数字化”,是酒店行业新趋势。酒店行业供求关系有望改善,但需求端恢复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改变尚存在不确定性,单体小酒店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想要跟上酒店行业趋势,避免在新一轮的洗牌中掉队,“连锁+升级+数字化”,一步也不能少走。1、连锁品牌在竞争中具有更大优势
2020年酒店行业报告显示,美国酒店行业连锁化率已达72.46%,而中国仅31.5%,处于较低水平。而品牌连锁化酒店形成规模经济,从推广、复制、标准化管理等经营模式成本低、耗时短,且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强等因素,将获取更高的盈利收入。更多的单体酒店盈利能力偏弱,薪酬偏低,使得其缺乏竞争力。
根据中国酒店按客房数量分布情况来看,67%的酒店门店客房数量在40间以下。而我国连锁酒店品牌集中布局70间房以上的门店,规模在40间及以下的酒店市场尚没有品牌和资本进行整合。以PMS系统为核心的传统酒店难以对这一部分酒店进行赋能,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需要足够的房量来分摊成本,否则就无法养活足以支持酒店正常运营的人力。
Xbed希酒店是国内唯一一家准确定位小微酒店,为它们进行品牌提升、技术赋能的连锁酒店品牌。希酒店具有极强的运营能力,解决了传统酒店面临的运营成本不断高涨、消费者体验持续降低等核心痛点,还打破酒店行业连锁化品牌化的高门槛。希酒店为小酒店提供房间改造指导、XMS系统植入和营运升级,同时接入Xbed全网流量系统,大幅提升酒店收入,为单体酒店全面赋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营水平,从而实现提升营销力、资效力。
2、产品升级是酒店生存必经之路
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将占总人口的29%-37.7%。与收入提升相对应的,是中国酒店产品中只有近10%能让消费者放心住。“中国14亿人口里,约有12亿人口还在消费着体验感极差的产品。”
“所以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几年,酒店行业的主题一定是产品升级。”中国的消费市场趋向下沉,但是头部酒管公司绝大多数都聚焦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大房量的酒店。40间房以下的旅馆中酒管公司的占比几乎为0,他们更需要Xbed。
好的产品会更受欢迎。希酒店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新需求和新期待,鲜明的产品特性,是它从酒店之林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普遍位于城市的繁华商圈,酒店设计风格简约明快,体验流程智能快捷。希酒店兼具科技感、舒适性、高颜值,人们爱住。
同时,希酒店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现在所有的经济走向都越来越不确定,国际环境也不确定,那就意味着人们的消费很可能会两头向中间靠拢,高端消费降级,同时低端消费升级。回归市场,就是”性价比”,希酒店价格亲民友好,花住普通快捷酒店的价格,就可以体验到“刷脸进门”的未来酒店,对于新时代消费者来说,这是难以拒绝的。
3、用数字化赋能经营
对于单体及中小型酒店连锁而言,数字化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通往数据分析与决策之路也迫在眉睫。
40间房以下的小型旅馆是目前市场上存量最大、分布最广、辐射人群最多、消费频次最高的酒店类型,他们最大的痛点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标准化运营解决方案,而XMS系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XMS酒店自运行系统具有完整的功能板块——房态及预订、人力共享、全网流量、三角式进销存、单房结算、会员等。XMS系统能够容纳各种类型的酒店产品,从一间房到几百间房,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下顺畅运行。借助XMS酒店自运行系统,变身Xbed希酒店的小酒店可以实现:
①渠道数字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酒店在线预订超越线下预订成为主流,希酒店通过XMS系统一键发布27个分销平台,精准营销提高了效率。
②流程数字化:从客户通过Xbed客户端预定、自助办理入/退住手续、使用客房智能服务,到员工在线接收和记录完成工作量以及业主线上集约采购经营物资,希酒店实现经营全流程数字化。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服务顾客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酒店的管理成本。
③经营决策数字化:希酒店经营指标实现可视化,并且实时反馈给业主和管理团队,便于管理者及时根据具体门店的经营状况作出调整,使得决策更具针对性。
采用XMS系统之后,仅需要1.5个人就可以运营一家酒店。XMS系统是一个扁平化、信息高保真的连锁管理系统,这让希酒店的管理效率更高,信息的精准度更高,控制有效度更高,同时成本却更低。
在剧烈变化的酒店战场中,Xbed希酒店依靠规模+管理经验+品牌声誉+系统化运营建立护城河,为广大单体酒店提高防护力,实现软着陆,快起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