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万亿 吸引外资仍须“稳中求进”
2021/12/26 12:25: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99.8亿元,而今年仅前11个月,吸收外资就突破了1万亿元。
中国吸引外资保持较高增速体现出三方面特征
“从目前的数据情况来看,今年吸收外资形势较好,成果喜人。”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道。
“今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保持较高增速有以下几个特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是外资流入强劲。今年前11个月吸收外资破万亿,同比增长15.9%,已超过2020年全年规模。二是外资结构优化。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7%和19.3%,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区域布局更合理。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强劲,前11个月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25.8%和13.4%。
对于其增长的原因,周茂华表示,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超大经济体量以及巨大市场潜力,持续吸引外资趋势流入。第二,国内成功控制住疫情,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支持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第三,国内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第四,我国正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4%、25.8%和13.4%。
柏文喜表示,具体来看,在吸收外资的行业过程中,服务业占比近80%,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呈上升之势,且成为吸收外资的主流行业。此外,高新技术领域吸收外资的增速也较高,这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也是十分有利的。而从外资的来源地看,东盟、“一带一路”区域增长明显,这说明这些地区和我国的经贸关系在不断加强。而在外资投资区域上,东中西部同时保持较高增速,尤其以中部地区为高,这说明外资投资在中部地区形成了热点。
仍须“稳中求进”
商务部此前发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主要目标为利用外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资大国地位稳固,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与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促进消费的联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对于如何保持吸引外资“稳中求进”的势头,周茂华表示,下一步,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稳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此外,还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引导,推动外资在我国产业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但前提是开放与监管能力相适应,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周茂华说。
柏文喜则表示:“需要不断完善法制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持续增强外资对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的信心,促进外资在中国的持续发展以事实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 上一篇:2022年新能源汽车会涨价吗?
- 下一篇: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