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粮食供应链趋紧 确保粮食安全须未雨绸缪
2022/3/30 13:27:46 来源:证券时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各国“粮食安全”意识提升,近期已有报道称多个国家叫停粮食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断警告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我国政府也在多次强调稳产增产,未雨绸缪,尽各种努力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各国“粮食安全”意识提升,近期已有报道称多个国家叫停粮食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断警告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我国政府也在多次强调稳产增产,未雨绸缪,尽各种努力度过潜在的全球性粮食危机。
眼下,全球粮食供应链正遭遇挑战。俄乌是重要的小麦、玉米、大麦和葵花籽等农产品出口国,购买俄乌农产品的主要是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基础差,俄乌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后,这些国家可能没有能力找到替代进口来源地,也没有能力购买高价粮。此外,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化肥生产和出口国,如果没有足够化肥特别是钾肥,将会引起粮食减产,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去年化肥价格普遍上涨一倍以上,就已推升了种粮成本。
很显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吃饭问题绝对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粮食进口国,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65亿吨,同比增长18%,其中大豆进口9651.8万吨。去年全球大豆产量超过26%都被中国买走,大豆对我国影响尤其明显。
为此,发改委近期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和一号文相似,要求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将大豆和粮食放在并列位置。强调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应该是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大豆价格上涨对我国形成不利影响。
站在当前时点回溯,早在疫情之初,我国就马上调整粮食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扩大播种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这其实正好是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的起点,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这两年都有很大涨幅。如果不是两年前及时调整产业政策,我国粮食价格可能会涨得更高,可见政策层面的未雨绸缪。
目前农业占我国GDP比重不断降低,中国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27%。第二三产业增长更快,让国民增收的关键部分还是第二三产业。但是,越是如此,越不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麻痹大意。
除了持续呼吁制止餐饮浪费之外,实现粮食安全还需要稳步做好粮食增产工作,主要办法是扩面积提单产。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是17.64亿亩,增加1295万亩,连续两年实现增长,每亩产量增长1.2%。除了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改造农田。此外,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也刻不容缓。
转自:证券时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国学生受邀参加国际IT奥林匹克竞赛,探索数字科技新机遇
- EHO TINY 母婴水品牌亮相2025中国妇幼健康与产后康复大会 定义母婴饮水安全新标杆
- 我爱我家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7%
- 野莓WB(Wildberries)2025官宣大会 - 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正式来中国啦
- 重塑企业生产力!2025金智维企业级智能体暨AI+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引领人机协同新范式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SHEIN创新数码冷转印技术,牛仔生产数字化与绿色转型双赢
- 以花为序,绽放新章!宁波阪急4周年"花漾奇想"浪漫启幕
- “天府油韵・粤彩纷呈”2025“天府菜油”品牌推介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 数字赋能时尚,解密Paroce&Shark保洛斯鲨鱼火爆背后的战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