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成绩单”折射转型升级新动向
2022/5/25 17:40: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期,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A股4000余家上市公司亮出“成绩单”。 4000+“成绩单”是观察中国经济脉动的窗口。整体上看,面对复杂严近期,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A股4000余家上市公司亮出“成绩单”。
4000+“成绩单”是观察中国经济脉动的窗口。整体上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2021年,上市公司尤其是实体类公司经营业绩向好,折射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向。2022年一季度,尽管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上市公司业绩有所承压,不过,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并逐步传导至企业,上市公司业绩修复将获支撑,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也将增强。
2021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5.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扣非后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9%,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实体类上市公司的增长更加强劲,营收增速高于A股整体水平。非金融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0万亿元,同比增长22.63%。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6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
“2021年,实体类上市公司增长稳中向好,与2020年业绩基数较低有关,更与稳定的经济大环境密不可分。实体类上市公司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也表示,金融业近两年在积极应对自身困难与挑战的同时,也采取了对实体经济让利的举措,数据也侧面印证了金融支持实体发展的成效。
2021年,上市公司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向“新”而行,经济新动能不断释放。2021年,科创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817.26亿元,同比增长11.52%,显示出良好的变现能力和回款效率。在155家创业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平均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30.1%,平均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8.7%。
“‘专精特新’企业有助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基础和原始创新能力,助力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创业板上市公司南大光电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苏永钦表示,南大光电在2021年紧抓半导体行业性短缺等机遇,围绕先进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和光刻胶三大半导体核心材料完善战略布局。
向“绿”而行,低碳转型更进一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共有1408家公司披露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深交所数据显示,绿色产业在2021年进入高景气区间,深市绿色产业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4%和33.9%。
“创新和绿色是未来上市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付立春表示,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上市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研发成果加速显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上市公司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追求,在当前“双碳”目标下,绿色减排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但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一些“超预期”突发因素,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承压。“当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海外地缘政治事件导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进一步高涨,各大制造业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中下游企业利润也受到挤压。”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坦言。刘兴国也表示,一是产品与服务难以顺利实现销售,二是销售也面临难以及时回收资金的问题,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压力。
2022年一季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部分行业经营压力更为突出。以沪市为例,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308家公司出现亏损,625家公司利润同比下滑,亏损和下滑家数合计占比56%,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汽车、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受产业链供应链受限等影响,产能利用率出现阶段性下降,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7%、14%。
稳定经济、纾困企业,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正在持续发力。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推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通过降准、专项再贷款等释放流动性,瞄准实体重点领域持续加码支持。
陈雳表示,政策支持使得上市公司能够留存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建设,特别是对于新能源等急需资金的新兴产业来说,政策支持对其帮助更大。而对于增速缓慢的传统行业而言,支持政策能够使他们具备更灵活的调节能力来应对各种风险。
政策正在逐步传导和显现。据深交所统计,一季度深市中小市值实体公司在营业总收入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税费现金支出同比减少16.5%,企业负担切实得到减轻,盈利修复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深市实体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扭转了2021年四季度的下滑趋势,同比增长6.5%。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多个部委最近也密集部署,一揽子着力稳住经济大盘的举措将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蓄势加力。
“保企业就是保经济,稳生产就是稳增长。后续的惠企政策会紧盯降成本和保资金来发力,而政策的发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坚定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产生积极影响。”刘兴国说。(记者 张莫 罗逸姝)
转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