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激增 储量保障度不足 国际钴资源供需或进一步失衡
2022/6/7 10:15:52 来源:中国能源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国际钴业协会日前发布的《钴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钴的总需求为17.5万吨,而已开采的供应量为16万吨。2024年到2026年,钴的供应量每年将平均增国际钴业协会日前发布的《钴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钴的总需求为17.5万吨,而已开采的供应量为16万吨。2024年到2026年,钴的供应量每年将平均增长8%,而由于锂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其需求量年平均增长将超过12%。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钴已经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电动汽车发展推高钴需求量
《报告》指出,电动汽车行业2021年共消耗5.9万吨钴,占全球消耗总量的约34%, 首次超过智能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设备,成为全球钴需求的主要推动力。预测显示,到2026年,电动汽车用钴将占钴需求的一半。
国际钴业协会会长亚当·麦卡锡表示,随着电动汽车持续推动交通领域绿色可持续演变,含钴电池已成为欧洲、北美和中国许多汽车制造商的首选技术。数据显示,2021年含钴电池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高达74%。
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钴可以使三元锂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更稳定,继而提升其安全性。受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2021年电池原材料出现供不应求、价格走高的现象,特斯拉、大众、通用、福特等主流车企此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锂、钴、镍矿的资源争夺战。而事实上,相较于锂,钴资源更为稀缺。通用汽车4月12日发布声明称,已与全球最大金属矿商嘉能可达成钴供应协议,并计划用于自主生产的电池,这些电池预计将供应给雪佛兰Silverado EV、GMCHUMMER EV和凯迪拉克LYRIQ等电动汽车。另外,早在2020年,特斯拉就已向嘉能可采购钴原料,按照双方的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嘉能可将每年向特斯拉供应6000吨钴。
高镍低钴电池将成趋势
工信部4月29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电解镍、金属钴现货均价分别为19万元/吨、52.5万元/吨,同比上涨43.2%、54.4%。
近期,钴价略有回调。上海钢联5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锂电材料电解钴下跌5000元/吨-12500元/吨,均价为49.25万元/吨-50.5万元/吨。安信证券指出,钴价短期受数码及动力电子消费疲软、供应增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发生回调,但随着下游复工复产,数码电子逐步走出淡季,在原料库存较低的支撑下钴价有望维持高位。
相对于现有储量,全球锂、镍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钴保障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钴价较高,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不少车企想通过提升镍的比例来降低电池的钴含量,以求在达到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或者为入门级车型选择搭配性价比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
此外,无钴电池近年来成为不少电池企业的研究方向。例如,蜂巢能源2018年投入研发无钴电池,首款产品于2021年7月正式量产下线。松下电器总裁楠见雄规今年3月表示,将力争在3年内实现无钴电池量产。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价格波动更明显的钴,镍供应分布广泛且更易大量生产,使得高镍低钴电池的成本优势凸显。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1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无钴电池将成为主要电池路线,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仍需要更大规模的应用,以逐步验证和推广。
“短期看,三元锂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而磷酸铁锂因具备成本优势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未来的电池还是以高能量密度为主,2030年左右迭代到固态电池,高镍电池无疑将成为大趋势。”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表示。
回收可有效弥补供应缺口
国际钴业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大卫·布罗卡斯表示,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原材料安全供应极为重要,钴在电池和回收市场的地位决定了它将成为未来所需的关键材料之一。
据了解,目前刚果(金)依然是世界最大钴生产国,占全球矿山供应量的74%。我国是全球精炼钴的最大生产国,2021年产量达10.4万吨,占全球精炼钴产量的72%。
业内普遍认为,回收利用废旧电池是目前弥补钴缺口并缓解对外依赖、实现电池降本的主要方式之一。某电池回收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光靠买矿进行精炼加工,无法满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而电池回收是突破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78万吨。工信部分别于2018、2020、2021年发布3批白名单企业,共计47家企业以“正规军”身份从事电池回收业务。不过,国内电池回收市场目前依旧存在 “黑作坊”强势回收现象。
“要淡化行业准入,强化企业监管,特别是要将企业是否满足动力电池回收的环评工艺、环评批复、运行监测标准要求作为监管重点。另外,要强化生产责任延伸,重点从源头抓起,强化车企和电池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从销售时就开始追踪溯源。”上述电池回收企业人士表示。(实习记者 杨梓)
转自: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