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视角——出门36℃、进门-27℃,他在冷库工作,天天穿越夏秋冬
2022/7/8 22:30:3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光明乳业领鲜物流的仓库管理员们在冰火两重天的“另类”高温岗位上,书写着不一样的“烈日守岗”故事。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光明乳业领鲜物流的仓库管理员们在冰火两重天的“另类”高温岗位上,书写着不一样的“烈日守岗”故事。2022年7月7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深入探访光明乳业旗下领鲜物流康桥物流中心,以“出门36℃、进门-27℃,他在冷库工作,天天穿越夏秋冬”为题,通过采访光明乳业领鲜物流90后仓库管理员王业超,为大家讲述光明守岗人“冰火两重天”背后的光明故事。原文报道如下:
36℃的高温,烈日炙烤着大地。位于浦三路的光明乳业旗下领鲜物流康桥物流中心内,不时有大大小小各种吨位的冷链车出入。
仓储中心门口,90后仓库管理员王业超穿着厚重的棉袄和棉裤,戴着N95口罩,站在烈日下等候冷链车。仓库外36℃高温,仓库内-27℃超低温,为了保供,这个冷库青年天天“冰火两重天”。
来回一次仿佛穿越夏秋冬3个季节
这时,一辆冷链车开进来。满头大汗的王业超顾不上擦汗,一头扎进仓储中心收货。
掀开仓储中心门口的棉帘,一股清凉之气袭来,很快这股清凉就变成了寒意,工作人员给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递过来一件工作服。这是冷藏库,温度在三四度左右。
冷藏库的一边有一道道可以打开的小门。仓储中心外的冷链车把车尾对着其中一个小门,打开车厢背后的门,就可以卸货了。
冷藏库里堆满了一箱箱货物,有牛奶、面条、饮料等。穿过这些货物,冷藏库里还有一道电动门,门口电子屏幕上显示着里面的温度:-23℃——这里是冷冻库。
因室外温度与车厢温度差异较大,为了避免产品“脱冷”,领鲜物流自主研发了“移动式门帘”,有效降低了车厢温度“脱冷”现象,提升了冷链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冷冻货物都会第一时间被铲车送进冷冻库。王业超打开电动门,又是一道棉帘。掀起棉帘走进冷冻库,一股“寒潮”顿时从脚底升起,一身短打的记者不禁打了个哆嗦。为了防止结冰打滑,冷冻库内保持了干燥。王业超打开一盒中冰砖,用测温枪测了一下温度:-27℃。
“冷饮要达到-15℃,冷冻车厢要达到-18℃,冷藏是0到6℃。”王业超一边解释,一边匆匆拿出入库温度记录表,给送货的驾驶员填写。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温考验,领鲜物流在“车辆提前预冷”“冷库装车前测温”“抵达终端后测温”等内部环节将标准规范流程操作提升到更高的级别,确保所有环节都有温度记录,可追溯。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光是收一次货,王业超就要在冷库内外的“冰火两重天”里穿梭三四次,来回一次仿佛穿越夏秋冬3个季节。
因为冷冻库的冷气和室外的热气“碰撞”,导致冷藏库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冷热交织下,走出冷冻库的王业超眼镜镜片上也蒙上了一层雾气。
管冷库的被投喂觉得心里暖暖的
王业超当仓库管理员已经6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收货、出货、配货。
他说,刚进冷库工作时,就是觉得冷,尤其是到了夏天,“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更是不好受。后来,跟着师傅们,王业超总结出一套经验:宁愿热不能冻着,千万不能感冒,冷库工作的人,感冒后不太容易痊愈。所以,即便是在烈日下,他也穿着棉衣,还在鞋底垫着棉垫。“否则,一直进进出出,不停地穿脱也麻烦,而且更容易感冒。”
疫情期间,王业超曾经驻守在仓库一段时间,那时,上海物资紧张,仓库配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后来有同事接班,他就回家待命,6月1日正式复工。
虽说在冷库工作,但王业超还是时刻能感受到温暖。
“疫情期间,我们封控在小区,生活物资都非常紧张,单位给我们送了防疫物资和蔬菜、肉类等,连续好几次。”王业超说,他这个管冷库的被投喂了,觉得心里暖暖的,“感觉单位还是想着我们这些一线员工的。”
现在,这个冷库每天进出货物100吨,基本恢复了疫情前的水平。为了防止出现异常情况,各配送中心都设立了应急救援小组,组员均为相关业务操作骨干人员,以“007”(0点到0点,一周7天)的方式保持待命。
目前,领鲜物流基本实现了在当日销售截单后6小时内,完成各个区域配送中心产品的调拨分拣装车,并在次日凌晨0点后陆续发车启运,直到当天所有配送任务完成后返回,配送耗时不超过8个小时,从销售截单到产品送达终端,领鲜物流最快实现“16小时”完成乳制品配送。
领鲜物流(上海区域)现在共有900多名员工,冷藏运营车辆300多辆,他们在炎炎烈日下,为市民保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采访时,不时有冷链车进入,王业超又开始了他的穿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