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争加剧 转型加快 石化产业发展迎新战略机遇
2023/6/26 9:05:46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日前举行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暨2023(第十一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认为,当前我国石化产业已经告别了产品短缺的时代,但在日前举行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暨2023(第十一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认为,当前我国石化产业已经告别了产品短缺的时代,但是我国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合成材料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东西部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平衡差距明显,石化行业正处于一个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同步加剧的时期。
重要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
“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产业抓住全球经济和石化产业迎来新景气周期的新机遇,石化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经营业绩再创新高。2022年虽然受到复杂国际环境和疫情的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再创佳绩。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7%。
二是规模总量全面跨越。在大宗基础化学品产能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的基础上,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
三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石化产业在全球石化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的增量成为了亚太和世界石化产业的主要贡献者,多年来占世界化工市场份额稳定在40%以上。
四是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近几年,我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中化等一批骨干石化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年年都有新的进步,恒力、浙石化、盛虹等一批新进入石化领域的市场打拼力很强的公司,以及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管理水平高、发展潜力足的烟台万华、浙江新和成、山东东岳等企业,都在做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成效显著。
五是基地化、园区化和产业集群化效果显现。据最新统计,全国共有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643家,其中经各省区市认定过的有593家,产值在500亿元以上的有53家,入园企业实现收入占石化全行业总收入的50%以上。
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傅向升认为,我国石化产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只是规模上的大国,就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不是强国。
一是资源约束的瓶颈趋紧。原油是石化工业的原料,我国属“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尤其是原油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资源约束的瓶颈仍然存在。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越发显现。近年来,我国在油气勘探技术、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但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研发投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方面差距更明显。
三是结构性矛盾难以根本改变。我国至今还有相当比重的化工产品是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化工路线,以大宗基础化学品为主、高耗能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少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四是“双碳”目标任务挑战严峻。我国石化产业中煤化工占比高,以煤炭为原料合成油品或制取化学品的过程中,碳排放量远高于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
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
傅向升表示,石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代表,也已成为支撑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要而关键的领域。目前,我国工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石化产业也是如此。
一是传统产业高端化转型与升级。因为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和功能化学品的支持和保障,而高性能材料和功能化学品大多都得益于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
二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石化产业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特点,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不仅降本增效和提升竞争力,而且可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石化传统原料与产品的生物化转型。生产石化产品和材料由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为原料,向生物质资源为原料转型,生产石化产品和材料的工艺过程向生物技术转型。
傅向升认为,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探索和持续推进的课题,而转型升级将是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原料结构向轻质化转型方面,主要是制氢、炼油装置、烯烃等原料的轻质化。产品结构在“减油增化”中转型,需要把握大原则、目标的重要路径及已投产的炼化装置和老石化基地能够“减油增化”。生产过程在绿色低碳中转型,首要举措是节能。高质量发展在创新驱动中转型,是为科技自立自强而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而创新,为未来而创新。(记者 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上一篇:万亿时代,动力电池何去何从
- 下一篇:莫让稀有金属卡住可再生能源“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