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拐点将至!高端数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
2023/6/28 9:05:51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刚刚过去的一周(6月19日-25日),工业母机以3.51%的涨幅热度,成为二级市场上仅次于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的最热主题之一。 在"04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下,国产刚刚过去的一周(6月19日-25日),工业母机以3.51%的涨幅热度,成为二级市场上仅次于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的最热主题之一。
在"04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下,国产高端机床、数控系统、核心零部件开始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更多的企业"敢用"国产机床,加速国产高端机床从"能用"走向"好用"。
来自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五轴加工中心技术水平相比欧、美、日等,技术差距正快速缩短。
工业母机跻身顶流
2021年,工业母机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点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之下,成功跻身A股顶流,成为近两年最火的概念之一。
工业母机,广义上指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狭义上则指金属加工机床。作为战略性产业,工业母机处于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前端,承载着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为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工业母机下游的应用终端主要为机械设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
目前,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在数控系统、高精度传感器、主轴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我国竞争力依然薄弱。
数控机床市场上,呈现"低端国产品牌同质化竞争,中端整机及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市场受到海外禁运和技术管制缺口较大"的"窘状"。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国整机配套的中高档功能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国内高档系统自给率不到10%,约90%依赖进口,其中从日本进口最多,约占1/3,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加起来不到30%。
近期,多项政策与会议聚焦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发展送来"春风"。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工信部表示将坚持"需求导向、场景牵引、中试验证、串珠成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强市场应用推广,培育完整产业生态,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于近期召开的扩大会议强调,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广东省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千亿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聚焦装备制造以及终端产品领域,大力发展高端工业母机等产业。
有市场人士分析,在自主可控+更新周期的背景下,机床行业将迎来上升周期。从大的周期来看,工业母机行业更替周期约7-10年,上一轮高点为2011-2013年,预计工业母机拐点将至。
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以及精密模具、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有望成为数控机床行业的全新增长点。有机构预计,到2026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2024-2028年,国内工业母机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民企入局基金加持
政策助推下,二级市场"闻机起舞"。
来自数据宝的统计显示,Wind工业母机25只概念股5月以来涨势良好,平均涨幅4.97%,大幅跑赢同期沪指。八成概念股实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长盈精密(300115.SZ)、昊志机电(300503.SZ)累计涨幅居前,均逾20%;华中数控(300161.SZ)、沈阳机床(000410.SZ)、秦川机床(000837.SZ)累计涨逾10%。
6月20日,华中数控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作为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的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已拥有多轴联动的高档数控系统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控制装置、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等相应核心组件的国产化自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沈阳机床组建科研攻关小组35个,攻克高端数控机床设计制造等1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总收入的11.9%。在加工精度上,沈阳机床的龙门系列产品均成功跨越了0.01毫米这一行业门槛。
5月,秦川机床发布公告,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2.3亿元,用于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一期)、新能源汽车领域滚动功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建设项目、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建设项目及复杂刀具产业链强链补链赋能提升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据悉,上述项目建成后,秦川机床预计高端五轴加工中心产能将达235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量合计1344万只/年,各类高端复杂刀具产能19.47万件/年。
2023年第一季度,海天精工(601882.SH)、中航高科(600862)、弘元绿能(603185.SH)等6股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且多数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海天精工净利润同比增长22.84%,幅度居前。
过去几年,受海外疫情影响,高端数控机床进口受限。海天精工等国内机床龙头的五轴联动机床等产品批量打入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链供应,展示了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竞争力,同时加速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进口替代。
中航高科控股股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我国机床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摇臂铣床销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厂家之一。2023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12.52亿元,同比增长8.36%;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4.91%。
民营企业对国产机床尝试意愿明显提升,为国产高端机床带来了新的成长机会。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在本土工业母机市场需求结构升级过程中,民营企业悄然崛起。部分民营机床企业抓住行业转型机遇,定位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围绕汽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下游行业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机床品质逐渐提升,与同等进口机床相比兼具价格优势,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为本土机床行业的骨干企业。
"转台、刀塔、刀库三种工业母机重要功能部件,几年前还全部依赖进口,经过研发人员技术攻关,我们打破了相关技术的进口垄断。"江苏古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相雨表示。
昆山民营企业翘楚、国内高端轧辊磨床生产制造的领军企业华辰装备(300809.SZ)也于近日透露,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在高精度数控轧辊磨床等领域屡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攻克多项"卡脖子"高精尖技术。
"要实现高端机床的国产替代,离不开产业链的成熟。展望后续政策、资金(工业母机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预计除高端机床外也将针对产业链中的一些难突破环节持续加码。数控系统由于其软硬件一体,技术壁垒和价值量占比最高,国产替代必要性最强,潜在的'卡脖子'风险严重影响国防建设安全。"国金证券预测,"丝杠、导轨、轴承由于制造工艺难、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验证周期长,单一企业难以短时间实现全面突破,需要较大的外力支持联合攻关,预计也将成为后续支持政策、资金关注的重点。"
最新信息显示,工业母机股权投资基金已于今年2月完成了基金业协会备案,目前正式开展投资,首期规模158亿元。后续,该股权投资基金将重点围绕高端机床、高端数控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先进检测设备与专用材料、专业软件和配套服务、解决方案和下游客户五大方向进行落地。(记者 余娜)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