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战略
2024/1/2 12:15:5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大国战略]华国中: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路、富强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致富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深刻总结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中国经验。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曾经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成就,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21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传统文明的新时代力量,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格局。
随着全球生产力进一步释放,世界整体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使各个国家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便捷,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地缘政治新动向,中国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使节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他在国内国际多个重要场合反复提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成立,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并取得国内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又陆续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GDP突破8万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逐年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实践,更是举世瞩目,改变和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且因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新的文明形态随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深刻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3年2月7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中央党校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文明作为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华夏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已经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效路径,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生重要力量,并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历史上的殖民原始积累和技术积累,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是建立在曾经的殖民国家基础上的,更难以摆脱对外的资本和技术依赖。发达国家的世界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先后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福利化等为主要特点;第二次现代化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等为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由于尚未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还面临着同时推进两次现代化的严峻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天然合一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生存之道,也是繁衍生息发展进步的重要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有几十个国家进入了工业化,但大部分都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难以继续发展,只有日本、韩国等通过制造业跃升为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工业化的基础,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中国“一带一路”大力帮助各沿线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基础。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仍然行走在通往现代化的途中,同时面临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方向选择。西方国家最早完成了现代化,并且常以成功者自居指点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的现代化道路到底应该怎么样走能够成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对发展中国家是重大的战略课题和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大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之路
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真正实现现代化的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枝独秀。经济总量上升至世界第二,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始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唯一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实现现代化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美好愿望。中国不仅创造了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中国从未简单地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和轨迹,从未简单地套用西方的发展逻辑,而是结合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没有与西方完全隔离脱钩,也没有完全投入依附西方社会,而是在社会制度自主性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化成果,找到了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而且因此成功避免了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和平发展中成为稳定前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东方大国。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社会文明的综合创新成果,它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走向,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国家战略和现代化模式的思考。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为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借鉴,也显示了中国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全球和平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和政治远见,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走向更高级的未来,开辟了全新之路。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中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用中国式现代化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在创造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的基础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华国中,男,汉族,中国齐鲁孔孟之乡人士,研究生学历,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研究专家,统一战线的优秀工作者。华国中主席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拓展与中华民族复兴、亚太形式与国家安全、欧美政治地理和台湾问题的研究、中华文化与振兴战略、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政治经济管理与金融科学创新、网络空间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倡导筹建中国和平大学,协助成立中国易经大学并发起组建香港紫荆大学等。先后发表参与编辑指导《网络空间安全大国战略2015新动向》及《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大国战略2019新动向》,《大国战略之国家安全战略创新》,《应对国际新能源新局势的工作报告》,《当前国际局势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报告》。人民日报、中国报道、大公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和平发展大国战略之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和平发展:大国战略之中国式现代化》,《大国战略之元宇宙国家新战略报告》《让“一带一路“:更稳、更强、更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工作战略及工作建议》等。对美国、英国 、欧盟 、俄罗斯 、日本等国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和提升网络军事化行动等新动向进行了指导分析,多次向中央上报政策研究报告,并提出观点及对策建议,引起中央高层领导及全球各大国深切关注。华国中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和爱国精神,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实际行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中亚等地区协调交流合作发展,对世界华人华侨团结友好交流、和谐发展,团结友爱,中华民族团结和平统一和国家统战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本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和赞扬。人生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