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杨舜舟:00后CEO的「破圈」成长启示录
2025/2/7 17:41:50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杨舜舟: 一开始家里啥也不知道,后来发现我天天抱着手机看价格,比学习还用心,就有点儿担心,觉得我是不是走歪了。导语
他是抖音上风格鲜明的时尚博主,是斩获国际大奖的青年导演,也是孵化网红的创业新星。当同龄人还在为中考冲刺时,他已通过倒卖球鞋月入过万;当众人惊叹于他打造的网红矩阵时,他又带着电影作品站上国际领奖台。22岁的杨舜舟,这个北京普通中产家庭走出的少年,用八年时间完成从“倒爷”到青年企业家的蜕变,更以“失败—重生”的创业哲学,为Z世代写下另类成长样本。以“不设限”的姿态打破行业边界,用超乎同龄人的行动力书写了一部当代青年奋斗史。近日,我们走近这位“斜杠青年”代表,探寻他如何在多重身份中实现自我突破。
一、成长背景:普通家庭走出的商业实践者
记者:您的创业经历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典型案例。能不能具体谈谈,您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杨舜舟:说白了,我就是这么一路折腾过来的。14岁那会儿,还在上初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球鞋资讯和潮流搭配。那时候特别想要一双好鞋,但家里不可能给我随便买,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弄到鞋,还能顺便赚点零花钱?我开始琢磨市场,发现二级市场上有些限量版球鞋涨价特别快,而有些地方还能原价买到。于是我就用压岁钱,狠心买了第一双Yeezy,然后加价卖出去,赚了几百块。那一刻,我明白了,啊,原来钱可以这么赚。
后来我就用QQ群跟外地的供货商搭上了线,最开始是省吃俭用三个月,攒了800块启动资金。第一次进货的时候,我只敢买了两双鞋,卖出去之后马上把赚的钱又投进下一批货里。为了保险起见,我跟供货商商量了一个“代销”的办法——就是卖出去了再给钱,卖不出去还能退货。我用比市场价低10%~20%的价格大量买进球鞋,然后转手卖给身边的同学们。我会根据球鞋的热门程度,每双加价500到2000块不等。最忙的时候,我管着12个群,有1000多个客户,这样滚雪球似的经营了三个月,我的本钱就涨到了5万块,下个月的销售额就冲到了8万块。
记者:当时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意?
杨舜舟: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我都在忙着回QQ消息,放学了就赶紧去快递点打包东西。有一次月考的时候,手机一直震动,老师没收了我的手机,发现里面有二十多条交易信息。后来我和老师商量好了:只要我能保证成绩在年级前100名,他就默认我做这些“课外活动”。
记者: 15岁月入过万,这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家里支持你吗?
杨舜舟: 一开始家里啥也不知道,后来发现我天天抱着手机看价格,比学习还用心,就有点儿担心,觉得我是不是走歪了。但等他们看到我真靠这个赚到钱,还能自己养活自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慢慢接受了。其实那时候压力挺大的,因为我年纪小,很多人不信任我,觉得我是骗人的。我记得有一次,有个客户说我卖的鞋是假的,非得退货,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说我是个骗子。我当时特别生气,但只能冷静处理,最后我主动帮他找到官方鉴定渠道,证明鞋子是真的,他才愿意删帖。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创业不只是为了赚钱,还得建立信任。
二、至暗时刻:16岁的破产课
记者:后来2019年,您的店铺为何倒闭?
杨舜舟:我当时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两个:首先,我太着急想把网上的那一套直接搬到现实中来,结果因为管理经验不够,线上代理的管理就搞砸了;其次,供应链出了问题,我合作的供应商突然把价格提高了30%。这两个问题加起来,库存就堆了超过30万元,最后不得不把所有门店都关了。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了精细化运营有多重要。
记者: 这么大的挫折,您当时是怎么调整的?
杨舜舟: 其实刚开始挺迷茫的,后来想明白,单靠赚快钱的模式走不远,得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东西。当时正值2020年,短视频兴起达到顶峰,我开始入局短视频,分享潮流穿搭,粉丝涨得很快,流量上来之后,品牌找我投广告,我开始琢磨,为什么要帮别人带货,不如自己做品牌?所以在内容创作的同时,我开始尝试供应链合作,打造自己的产品线。
三、从0到1:短视频破局方法论
记者:做短视频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
杨舜舟:没有专业设备,用台灯补光导致画面过曝。后来发现观众更在意内容干货,就把缺陷变成特色,在封面写"手机拍摄干货"。第一个爆款视频是用晾衣架改造的手机支架拍的,成本不到5元。后来我开始拍潮流穿搭的视频,分享一些球鞋知识,没想到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如果你能提供别人需要的信息,就能积累观众,而观众就是未来的市场。当时我白天拍视频,晚上剪辑,研究数据,试着优化内容。后来,开始有人找我合作推广,做广告变现,甚至有品牌愿意赞助我。那时候我才明白,短视频不仅仅是分享爱好,更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记者:那您早期如何开拓客户的?
杨舜舟:带着播放量数据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扫街",说服商家"用我的视频换货"。先用视频置换商品,卖出后再分成。这种方式零成本试错,试出爆品再批量进货。
记者:创立电商品牌时如何控制风险?
杨舜舟:首批货永远只订100件,哪怕供应商给出"1000件起订优惠价"。我们开发了"72小时测款法":新品上架三天内,视频播放量达10万+才追加订单。这样库存周转率保持在15天以内。
记者: 这就是您后来成立MCN机构的起点?
杨舜舟: 对,2023年我打算自己搞个MCN机构,不只是帮品牌做推广,还想培养新一代的视频创作者。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挺有才的,就是不懂得怎么做短视频,或者不知道怎么赚钱。我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方法,干脆就分享出来,帮帮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现在短视频行业竞争太猛了,一般人想靠做内容创业,比以前难多了。我想做的就是帮那些有潜力的人快点儿成长,让他们少走弯路,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方式。现在我们机构已经培养了好几个百万粉丝的大号,有的创作者一年能赚到一百万呢。
记者:MCN机构初期怎么活下来?
杨舜舟: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我们仅与分成模式的达人签约(不收取基础费用),利用他们的内容来测试广告变现模型。直到我们验证了“拥有1万粉丝的达人,单条广告可带来1000元收益”的公式后,才开始与保底模式的达人签约。现在回顾起来,采用轻资产启动策略是成功的关键。
四、产业延伸:从流量到实体的商业闭环
记者: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你会如何介绍你自己和你的创业经历呢?我会用一个00后连续创业者的身份来介绍我自己。因为
杨舜舟:我虽然一直生意的规模都很小,但是呢我一直都在重复重复地去做0到1就其实创业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呃..热爱,或者说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
记者: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现经济独立的?
杨舜舟:经济完全独立不靠家里,应该是16岁,家里对我的一个高期望了。他说既然你有能力去通过自己挣到一点点小钱,就不要再考虑再要生活费这种事了。所以我经济独立基本上是在高一高二左右,现在回想起来嗯,压力还是有的。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挣到第一个100万的?
杨舜舟:应该是在18到19岁左右那一年吧。那一年就是在新媒体的收入,广告收入和跟别人合伙做了一个项目的收入,一共加起来有种。当时就觉得这个钱来得很容易,所以说就花了很多不该花的,比如说盲目投资。当时我家里就跟我说,嗯,人如果德不配位,你挣来的所有钱,哪怕你挣了5000万你都会花掉。所以说你必须要在挣钱之前先建立自己的认知,或者说在挣钱之后恶补自己的认知。但是当时的我觉得我一个月挣15万的那我才18岁,我二十多以后,那不得你得年入千万啊。后来发现钱不是那么好挣的,年入100万和每年都100万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说年轻人挣到快钱一定会有散出去的这一笔。就看你什么时候醒悟,知道这个钱你要自己配得上,你才能留得住。
记者:你可以详细地讲一下你做过的这些项目,还有你的创业经历吗?
杨舜舟:其实可以分为呃两个两个种类型吧。一种是我一个人的,一种是我和别人一块的小团队类型的。呃,我一个人呢就是我的博主,对,这里面的广告收入大概有个呃七位数这样。但是我大部分的收入来源是我做项目的收入,我更喜欢在幕后去做事情。因为目前我比较i(内向型人格),如果不是镜头,我可能一句话都不会说。我是一个,嗯,懂新媒体全域运营的大学生,我就可以用我的新媒体的背书去链接到很多后端的生意。所以当时之所以能在大学时期就所谓的年入百万,是因为我还在挣后端的钱。我会帮一些企业,包括一些抖音号,一些达人去做他的新媒体运营。我这样的运营的报价,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哪来那么大胆。当时就跟他说呃,一个小ip,很小的ip,一月5万。然后这个前前后后也做了一年多,有5万的有十万一个月平均接两个吧,差不多。
记者:你做自媒体这么多年,有没有一些普通人可以复制的经验?
杨舜舟:新媒体还是这个时代给普通年轻人最好的礼物,普通人如果连新媒体都做不了,那还有什么行业可以做吗?是什么行业一部手机在家就可以做呢?无论时代新媒体怎么迭代,他都有机会用一部手机撬动千万能量,这个是给普通人最好的事情,只有这个行业能给普通人机会吧,哪怕现在这么卷,如果你有思考,有内容,你一样可以出来的。迈出第一步比怎么做更重要。我说的迈出第一步指的是你不要先去买设备,不要先去乱报课,你先开始拍,然后你要去把所有免费的东西都学明白。比如说有很多网上都会有那种教你怎么做新媒体,怎么做题,怎么剪辑视频,怎么拍摄视频,先把那些东西都薅到。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想学一个技能真的不难吗?学完了以后,你选定一个赛道去干,先坚持两三个月。如果你连流量低谷都熬不过去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自媒体。第二呢是必须要找对标账号。你没有优秀的先例,没有可以学习的那个偶像,你是很难做出自己的新的路线的,因为现在行业已经比较饱和了。然后第三呢就是,从第一个粉丝就开始变现。如果第一个粉丝就没有办法变现,说明你的账号没有商业价值。你就算做出个50万100万的账号,你也挣不到钱。那挣不到钱你就没有正反馈,你会怎么会做呢?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商业价值,你不能就是拍自己的生活朋友圈。就是你必须要想好自己的粉丝会因为什么买单,你的未来的受众群体是谁?你要承接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品牌需求,你才能去做一个健康成功的自媒体人。所以要早点规划变现路径,不要等到呃无心插柳粉丝量起来了再去规划,那可能也挣不到钱,你坚持不了很久。
记者: 除了短视频,您还投资了哪些产业?
杨舜舟: 其实我一直对实业很感兴趣。短视频、电商、潮流文化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主战场,但要真正长期发展,还是要结合实体产业。2022年我投资过一家自习室,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做到了全区前三。后来我投资了一家原创潮流服饰品牌,负责供应链和营销。很多人以为国潮品牌很赚钱,但其实成本控制、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光是选品和打样,我们就经历了无数次试错。
另外,我最近还打算入局餐饮行业,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新消费”赛道,比如精品咖啡、健康烘焙这些。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品质,也愿意为高附加值的东西买单。我个人对面包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酸面包,未来可能会考虑开一家专门的烘焙品牌,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去做。
记者:2022年投资连锁自习室的逻辑是?
杨舜舟:我们发现很多达人拍“学习vlog”需要场景,就和自习室谈分成:让那些达人免费使用场地拍摄,视频带定位标签。三个月内合作12家店,视频播放带动客流量提升 40%,现在这些店已成我们的线下选品中心,用户看完视频下楼就能买到同款文具。
记者: 听起来您的投资逻辑是围绕年轻人市场?
杨舜舟: 可以这么说吧。年轻人不仅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是最有潜力的一代,他们的兴趣、审美、需求,决定了未来的市场走向。我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短视频、品牌、投资,核心逻辑都是“抓住年轻人的需求”
记者: 这么年轻就一路创业到现在,最感谢的人是谁?
杨舜舟: 提及职场中的贵人,市场和时代无疑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生活中,她(指向手机屏幕)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存在。在与她相遇的前几个月,公司面临巨大压力,遭遇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感到异常焦虑。然而,她总能帮我清晰地分析问题,或者仅仅是与我共进一餐,闲聊几句,便能让我感到放松。她是我所遇见的最温柔、最智慧、最坚强的人。真的,蒿柯,天下第一好。(笑)
记者: 你的梦想是什么?
杨舜舟:概括来说就是早点财富自由,身体健康,然后能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就是我其实追求的这些挣钱也好,或者说嗯学习也好,都是为了一个选择权。我既想在大山里享受隐居的生活,我又能随时回到城市里去享受快节奏的年轻人的生活,我想早点拥有这个选择权,所以我会希望自己能早点完成这个财富的原始积累,然后去追求一个真正精神富足的人生。
记者: 未来,您还有哪些新的创业计划?
杨舜舟: 未来我会继续深耕短视频和品牌业务,同时推动实体产业发展。希望能打造一个集内容创作、品牌孵化、实体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既能赚钱,也能创造价值,让更多年轻人看到,白手起家真的可以实现,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坚持。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创业、成长。我相信,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不断进化,一定能走得更远。
记者: 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你会给自己现在的状态打多少分?
杨舜舟:30到40分,我需要变得更好,我才能拿到后面的分。就是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还没有真正走向我想成为的自己一样,路还很长。那你想成为的自己的样子就是刚才你所说的样子。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点就是我要有社会价值。我希望我能帮助到别人,或者说我能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记者:有没有想要给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或者是想要进入自媒体的人的一些想说的话?
杨舜舟:希望大家在这个,呃,快节奏的时代能做一些慢下来的事儿。年轻人路都很长,年轻人创业小而美是第一步,不要想着一口一个胖子。我也是万千努力的年轻人当中的一个普通的存在,而我的路也很长,所以我们都道阻且长,未来再见。
记者: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期待您的更多成就!
—— 采访整理:刘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