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工信部开展数字园区标准研制,以标准支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025/4/10 18:20:58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这一背景下,记者走访了专注于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细分领域服务商86集商。早在2023年9月11日,86集商就与中国信通院开展了数字园区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致力于打造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16号),明确指出重点开展数字园区标准的研制工作,建立健全两化融合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这标志着数字园区建设正式进入全面落地实施阶段,相关标准的制定将为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明确的规范和依据。《要点》主要目标围绕健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围绕筑牢产业发展安全底线,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组织编制强制性国家标准100项以上。围绕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支持100项以上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全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8%。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记者了解到,自通知发布以来,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从2025年3月31日通知印发之日起,关于数字园区标准的制定工作便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这不仅是对数字园区建设的规范和引导,更是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
在这一背景下,记者走访了专注于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细分领域服务商86集商。早在2023年9月11日,86集商就与中国信通院开展了数字园区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致力于打造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同时,他们还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围绕数字城市、数字政府、数字园区相关业务,共同制定产业园区及城市产业平台数据安全标准,探索平台及园区数据安全管理的创新,成为数字中国的具体落实与实践,为数字园区中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86集商深耕数字园区10年,今年2月推出了拥有核心技术的数字园区5.0,始终专注于持续不断地自主原创与独立研发。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家牵头开展数字园区标准的制定工作,将使产业园区的“智改数转网联”更加规范,更有依据。这不仅为产业园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相关服务商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记者从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到,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到2027年要建成200个左右、2030年建成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同年12月26-27日在工信部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将“建设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列为工信部2025年十二项重点工作任务中的第六项重点工作。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的发展。产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数字园区就是产业园区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在传统经济下,有一个实体园区;在数字经济下,需要一个数字园区,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共生,这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2月26日工信部举行的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闻发布会指出:用“一个指南、一套体系、一批经验”,加快推进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一个指南,即研究编制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明确数字园区核心特征与重点建设内容。一套体系,即推动制定高标准数字园区评价体系,提出数字园区建设关键技术要求,引导不同类型园区探索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一批经验,即开展高标准数字园区培育,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园区数字化转型模式,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此次工信部的通知意义重大,体现了国家对数字园区建设的高度重视。数字园区的建设不仅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数字园区将加快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还将为园区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