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我国煤炭进出口形势分析
2009/11/22 23:01:4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09年我国煤炭进出口形势分析我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在去年及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都是一个煤炭净出口国。以2008年为例,我国煤炭进口量达4040万吨,出口量达4543万吨,即我国去年煤炭净出口量为500多万吨。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煤炭4826.87 万吨。同比增加2691.90万吨, 预计全年进口煤炭将逾亿吨。相比于全球煤炭贸易量(去年共8亿吨,其中2亿吨为炼焦煤),我国的进出口量已显得很重要;倘若更深远一些,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因为在当今主要的几个煤炭供求国中,如今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在国际煤炭市场中起到“既能吸纳又能反哺” 的杠杠作用。
然而众所周知,从今年初以来,我国大量地进口煤炭(与去年同比增加了近两倍),同时煤炭出口量也锐减(与去年同比减少了一半以上),笔者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 价格因素
国际煤炭价格及航运费自去年金融风暴后,出现“大雪崩”;而我国煤炭价格却因国内需求的相对支撑力,跌幅小于澳大利亚NewC煤炭价格。这导致了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南方购买澳洲煤炭(计入运费及有关税率后)的成本低于从秦皇岛购买内贸煤炭,因而很多南方港口在今年突然进口了相当多的动力煤。
类似的价格因素也出现在我国进口南非、俄罗斯以及加拿大等煤炭上,不少以前很少向我国大量出口煤炭的国家,在今年也动辄向我国出口数十万吨、上百万吨。
“价格因素”往往对煤炭进出口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但也容易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运费及国际煤炭的现货价格即是最能直接影响我国短期内进口煤炭量的因素。
二、煤炭出口国因素
印尼是我国进口煤炭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印尼国家煤炭协会的估计,今年印尼国内的煤炭总产量比去年要多1500万吨,而其国内的需求量在今年却不会有明显增加,因此这部分多生产出来的煤炭迫使印尼矿主以相对低的价格销往国外,我国就是其中之一的受惠国。不过根据印尼国家煤炭协会预计,这种情况可能在明年不会再出现:印尼明年国内的煤炭需求量将增加,而消耗掉其所增加的国内煤炭产量。
此外越南的因素也比较特殊。越南因本国的煤炭需求逐年递增,而其煤炭产能及运输却存在瓶颈,很多人都预计越南在2012年后可能会由一个煤炭出口国转变为煤炭进口国。越南的进出口变化很可能会对世界煤炭市场,尤其是我国的煤炭进口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我国的客观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地理分布不均。主要的煤炭消耗地区在南部及东南沿海,要求煤炭经过长距离运输才能到达消费地。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的铁路及港口运输瓶颈得到了改善,但特定情况下市场需求的增加仍可能造成国内供应的一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煤炭用户只能购买外煤以解燃“煤”之急。关于炼焦煤:虽然我国炼焦煤储量并不少,但品种及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国产炼焦煤的质量都低于国际标准的硬焦煤(Hard Coking Coal, HCC)。我国最好品质的硬焦煤其实是短缺的,以今年为例:钢材市场在8月份之前形势一片大好,钢厂利润丰厚,促发了对优质炼焦煤的大量需求,而国内的优质炼焦煤(柳林煤等)一时供不应求,国内炼焦煤价格居高不下;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优质炼焦煤相对于国内却较便宜。这两种情形一拍即合,导致我国在今年上半年炼焦煤进口达到创纪录的130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多3倍以上!(这里还没有统计不以“炼焦煤”的形式进口的“喷吹煤”。)
四、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逐步重视控制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适当鼓励进口,以增加战略能源储备。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一方面日本和韩国减少了从我国的购买量、转而定购更便宜的澳洲等地区煤炭,另一方面在我国本身的政策调节下,我国主观上也逐步减少了煤炭出口;这可能对将来我国的煤炭出口起导向作用。
不过鉴于笔者个人理解,我国煤炭出口商也不会完全放弃国外市场,毕竟当初国外销售渠道的建立来自不易,因而我国出口煤炭仍会维持、但相对较低的水平。
五、其他人为因素
无可否认,导致今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剧烈增加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今年伊始的漫长“煤电谈判”。年初谈判悬而不决时,市场一直传闻南方主要的煤炭终端用户即将于东南亚及澳洲开辟更广泛的煤炭供应渠道,后来的事实进展也验证了这不仅仅是“传闻”。从结果看,足量进口固然缓解了国内煤炭需求压力,但大量的采购外煤也直接或间接地抬高国际价格(直至逼近国内价格),变相提高了我国煤炭的进口成本。
今年8月底报道称我国将进行规模空前煤炭整合,山西一省的煤炭企业数目将从2200家减少为130余家。集中产能有利于宏观管理,希望能形成更有效、更通畅的“煤电谈判”及煤炭供应格局。
综上所述,在导致我国今年超常的煤炭进出口的因素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无可预知的因素,也有可主动缓解的因素。在将来,我国煤炭的供求双方需诚信相待,扬长避短,密切配合政府的宏观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既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又在国际煤炭进出口市场中占据主动以实现最大利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