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LPG竞合:失意者BP
2009/11/24 9:37:2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LPG竞合:失意者BPBP在国内最大的液化石油气(LPG)库完成了转让交割。下一步,BP还将出售旗下位于珠海、苏州等地的LPG业务资产,解散与中石化合资成立的镇海碧辟液化气有限公司(简称镇海碧辟)。这标志着,BP将完全退出经营近10年的国内进口LPG市场。
斯时,国内LPG市场正呈现价增量升态势,BP此举颇为引人瞩目。
“2004年以来,它们的LPG业务一直不是很好,随着国内炼厂产量的不断增加,BP终于决定止损退出了。”一位知情者说。
促使BP作此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中石油、中石化,“国内LPG资源多为两巨头控制,近期它们成立专业销售管理部门,加强了对LPG业务的管理,意欲垄断市场,BP显然不希望在这块与之产生正面冲突。”有百江燃气高管说。
放弃再放弃
与BP进行此次交易的是东华石油(长江)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注册于香港的企业,也是东华能源[8.07 0.12%](002221.SZ)的控股股东。
“通过此次交易,东华将拥有BP在宁波大榭的两座25万立方米LPG库及相关资产,至于价格我们不方便透露。”BP中国新闻发言人赵元恒说。
BP曾是国内LPG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镇海碧辟每年LPG销量达100万吨左右,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在华东,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宁波华东BP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液化气公司)拥有两座全国最大、库容达25万立方米的LPG仓库(注:即此次交易的载体);苏州和珠海等地分公司也在地区市场中有着重要的定价话语权。
“2000年前后国内LPG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BP的进口LPG业务发展很好;然而2004年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快速提升,BP开始遭遇经营困境。”上述知情者回忆说,“尤其是镇海碧辟,BP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
镇海碧辟是BP与中石化合资成立的LPG销售企业,其气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中石化镇海炼化和BP的进口资源。
公司成立之初,两个股东就拟定了“股权均等、供气量均等和供气价格一致”三原则,明确规定双方平分镇海碧辟股权,镇海碧辟所有气源均由中石化和BP等量供应,且双方供气价格一致。
为了满足销量均等的条件,BP在宁波大榭动工兴建了两座25万立方米LPG库及码头等一系列辅助设施,并成立宁波液化气公司进行管理。
“然而,BP决策者始料未及的是,国内LPG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LPG价格过低,这导致BP进口得越多,亏损额也就越大。”上述知情者说。
据卓创资讯分析师李裬譞介绍,2000年后我国LPG销量一直呈平稳增长态势,2008年达到了2300万吨/年;然而由于国产LPG价格始终低于进口LPG价格,“有时甚至价差在1000元/吨以上”,因此国内市场虽然不断扩大,LPG进口量却呈萎缩不前态势,作为进口LPG的“老大”,BP受创无疑也是最重的。
据了解,目前镇海炼化LPG产量已从最初的60万吨/年提升至近100万吨/年,且其售价较进口气至少低600元/吨,如果BP遵守等量、等价原则进口LPG,其亏损额将是“天文数字”。在苏州、珠海等地,BP遭遇同样的尴尬。
无奈之下,2006年前后BP提出放弃“均等三原则”,并将隶属宁波液化气公司的库容及相应资产出租给镇海碧辟,同时开始筹谋出售这些业务及相应资产。
“下一步苏州、珠海的LPG库容及相关资产也会寻机出售,这些企业已出现员工大量流失的情况。”李裬譞说,“但BP会保留分散在华东、华南的液化气分销零售业务,气源将从国内采购。”
两巨头一统江湖?
在上述百江燃气高管看来,BP的退出,更多是因为中石油、中 石化。
“国产气产量在不断增大,BP退出进口气市场是迟早的事情。然而目前多数国产气源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随着昆仑燃气等专营公司的成立,两巨头垄断LPG市场是难免的事情,BP肯定不愿与之在此产生冲突。”这位百江高管悲哀地说。
在他看来,昆仑燃气未来会完全控制整条LPG产业链,从而改变之前各炼油厂自行销售、分销商择价采购的LPG经营生态。
有中石油内部人士称,隶属中石油的北京华油联合燃气开发有限公司、临澧华油燃气有限公司、华油集团公司永清分公司、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公司未来也会陆续过户到昆仑燃气名下。
今年6月昆仑燃气又宣布接管中石油旗下四家西北炼油厂的燃气销售业务,施行统一销售、集中结算、分级管理。
“一旦昆仑燃气接管了中石油旗下所有炼油厂的LPG分销业务,那它随时可以操控国内LPG价格,甚至可以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终止供货。”这位百江高管说。
7月底以来,国内LPG价格暴涨似乎证实了他的观点。
来自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7月底时国产LPG售价仅3800元/吨,然而到了上周末,国产LPG价格已达4750元/吨。“推动LPG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两大集团认为随着国际油价在不断攀升,它们需要保证自己的炼油利润率,而只能提高LPG售价。”那位百江高管说。
与中石油一样,中石化也一直在筹谋整合公司燃气销售业务,以摆脱对LPG分销商的依赖。然而由于LPG不易储存,销售不畅将直接影响炼油厂的成品油加工和化工品生产,因此目前该公司尚未采取与中石油类似的举措。
“但是随着国内炼油产能的不断扩大,它们垄断LPG市场的日子还会远吗?”那位百江高管哀叹道。
拷问LPG定价
我国1990年代后LPG消费量大幅增加, 2007年年消费量达2350万吨。百江、新奥等民营企业依靠灵活多变的经营模式,逐渐控制了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供销权,LPG也成为国内能源领域最市场化的商品。
然而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LPG价格也出现了人为扭曲。
据上述百江燃气高管介绍,目前我国燃气终端价格是依据炼油厂的出厂价格,加上政府规定的利润率得出的。7月底以来的价格飙升,正是由于出厂价格的上升,才导致了终端价格的暴涨。
“2月份国际油价只有33美元/桶,现在却已达70美元/桶以上,其涨幅超过了100%;但是国内的LPG价格在7月底前却一直维持在3000元—4000元/吨,而7月底进口LPG到岸价已达4800元/吨。”上述中石油人士说。
但国家发改委对两大集团提出明确要求:加大液化石油气(LPG)供应,稳定液化气价格。这使得两大集团对国内气价机制的首次冲击受挫。
为了摆脱国内气价的束缚,两大集团一直筹谋增大LPG出口量,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2008全年国内液化气总进口量为260.02万吨,达到了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出口总量却达67.52万吨,较2007年增长98%,创下历史之最。
然而由于LPG不易储存,且销售不畅会直接影响炼油厂生产,因此两大集团不得不将销售的重心放在国内市场。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对燃气业务整合的结束,如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一般的燃气定价博弈即将上场。
“能源定价机制的核心还是市场化,中央政府对价格的人为控制势必会扭曲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至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那需要依靠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但绝不能因噎废食地阻碍市场规律的运行。”有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高层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森鹰窗业亮相零碳建筑大会,共话零碳未来
- 2024中国“AI+”产业与创新发展领袖峰会成功举办,AI觉醒岛引领AI时代风口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蛇年压岁金》正式发布!12月10日起售!
- 如何让校园足球“热”起来实现持续发展?多地积极实践交出精彩“答卷”
- 三年技术积淀!iQOO Neo10 Pro用“双芯”实力领跑双芯时代
- 冰雪旅游季开启 多地冰雪旅游项目纷纷上新
- 携手中国电信共创新生态,vivo亮相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 2024“登场皆为英雄 寻味南昌美食” 南昌美食推广(南昌站)活动成功举办
- 2024年中国夜间旅游总花费预测达1.91万亿元 夜经济“点亮”消费新空间
- 《白夜破晓》招商+热度双赢!东鹏特饮助力双生兄弟清醒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