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玻璃变“魔镜”,当玻璃遇上全息技术
2009/12/11 23:03:0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普通玻璃变“魔镜”,当玻璃遇上全息技术不久以前,由德国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了HoloSign全息幻彩玻璃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原本普普通通的玻璃变得五光十色,而一种叫做CristailLine的全息透明屏的面世,使皇后的“魔镜”变为现实,在一块玻璃上看电影已经成为现实。
2008年奥运会以后,鸟巢已经成为众多来京游客的首选景点之一,如果你有幸夜游奥体中心,你会在夜色中看到“鸟巢”旁边矗立着一座七彩变幻着的玲珑塔。这种电能的玲珑塔固然漂亮,但是却受制于外在条件的影响——如果没有电,玲珑塔就会丧失五彩缤纷的美丽。因此,如果你还在感叹于这座玲珑塔的巧夺天工,恐怕你就有些落伍了。
与鸟巢俩俩相望的水立方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水立方除了使用著名的“膜结构”以外,其使用的玻璃材料也让这座建筑变得剔透而梦幻,能够随着光感而变幻颜色。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特殊的玻璃材料可以随着光线的转变而变幻颜色。由德国国家试验室研发的HoloSign全息幻彩艺术玻璃屏就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一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目前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全息技术。
HoloSign幻彩艺术屏,是将艺术作品通过计算机计算后用激光束把艺术作品全息图照射在特定的照相膜上,经过显影处理后固定在HoloPro全息膜上,再将其夹在二层玻璃中间制成HoloSign玻璃屏。这样,一件仪态万方的艺术品就制成了,在自然光或者灯光的照射下,这个主题艺术品就可以通过HOE全息影像光元素衍射出高饱和色彩的图像。当光源或者观察者开始移动时,我们就会发现整件艺术品的颜色正在变化。这种色彩的变幻,完全不需要借助电源,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使用这种材料,即使是在白天,我们也同样能看见五彩缤纷的建筑物。
全息幻彩玻璃材料在英国、德国等城市的应用已非常广泛。除了城市建设,这种材料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家庭装饰中。
如果说玻璃能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幻色彩还算不上稀奇,那么在玻璃上看电影应该算得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了。宝马、奔驰等知名汽车企业,甚至是美国联邦组织都在抢购一种特殊的全息屏,初看,这种全息屏就是一块普通的透明玻璃,但一旦接收到投影机投射的光源以后,就立刻成为一块投影幕,成像效果自然、逼真。其成像的原理与前面的幻彩艺术屏一样,都是采用了全息技术。在美国,一款全息透明电视也已经诞生,这款电视机在关闭时,看起来就是一块普通的玻璃。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以后,我们的电视机、投影仪、计算机等显示设备,都可以借助全息技术的神奇力量,使之与我们的环境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全息玻璃屏不仅可以用于建筑物及各种室内装潢和各种常见的家用显示设备,还可广泛应用于POS机、展览会、控制室、会议室、贸易洽谈会、博物馆、银行、旗舰店、数字看板、酒吧及酒廊、商场(商店)橱窗、电视台演播厅或家庭影院等场所。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系技术呢?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完成拍摄,同时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在全息底片上,最后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全息照片的景物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借助激光器可以在各种展览会上进行展示,会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个概念产生于1948年,当时,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英籍匈牙利物理学家盖伯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电子显微镜的解析度,他由此提出了全息术的设想。第一张全息图同样出自盖伯之手,他用汞灯作为光源拍摄出首张全息照片,并获得相应的在县乡。60年代初期,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Leith和Upatnieks就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组三维全息图像。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