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怎么管考生的思想品德
2009/12/16 5:25:5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派出所怎么管考生的思想品德中国的基层民警,手头的事是越来越多了。北京高考改革,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核一项,应届考生好办,学校就给办了。往届的社会考生,则需要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来管,让派出所来负责审查社会考生的思想品德。审查方式也很简单,看看有无受过治安处罚,出具一个证明。
此规定一出,马上有点乱。
首先,派出所不愿意出这个证明,作为一个基层公安机构,本来事就够多的,怎么管也管不到高考上,更休提负责考生的思想品德审查。考生有无治安处罚,似乎跟他的思想品德未必对应。管宽了,不仅考生不干,家长也会不依不饶。这年头,有谁乐意没事给自己找麻烦呢?
其次,考生感到困扰。派出所不肯出证明,求爷爷告奶奶,绕着弯,再找学校,学校找派出所。如果赶上有的考生还真的因为什么被处罚过,一个治安处罚,也许就断送了考生的前程。于是家长得运作,运作不灵,兴许就会闹事。谁能规定一个孩子一时犯了一个小错,一辈子就不能上大学了呢?
高考引进综合素质测评,原本的动机也许不坏。意图改变纯粹分数决定一切的旧规矩,让录取学校对考生有个综合性的了解。只是,这种事搁在发达国家,也许行之有效,但搁在我们这里,往往就变了味道。让派出所管考生的思想品德,进而决定考生的综合素质高低的规定,就是综合素质测评变味的突出表现。
不错,高考引入非考试的因素,诸如综合素质测评,比如北大的校长推荐,都是一种改革的尝试。如果泛泛而论,的确可以弥补完全分数决定论的短处。可是,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些非考试的因素的引入,前提必须是取人的大环境,诚信度要非常的高。如果社会环境的诚信度很低,任何一种非考试因素,都会被人质疑,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时常也会真的走样,成为营私舞弊的渠道。在当前社会整体上诚信度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有谁能保证,综合素质的测评不会变质,不会变成有势力家长给自家孩子加分的工具?我们曾经实行过的中学生保送制度,不就渐渐变成了某些特定的人群子弟免试上大学的专用通道?
历史上,两汉取士,开始就是实行的推荐制。实行之初,也的确很有效,选拔了大批贤能之士。可是,这个制度推行日久也变了样儿,成为有权势者子弟进入仕途的通道,最终到魏晋时期,演变成九品中正制,变成了门阀士族自己跟自己玩的专用制度。
前车之鉴,不能不提。分数至上的考试取人,的确有问题,但在没有改变社会诚信状况的前提下,贸然引入非考试因素,只能加大社会的不公。就像让派出所管考生思想品德这种荒唐事一样,再闲着没事的派出所,也不会知道考生每天都干了些什么,思想品德如何。让他们出具证明,结果只能逼得那些孩子被处罚过的考生家长去做工作。工作的结果,我们可以预料,有些有门路的家长,即使自家孩子有过被处罚的前科,也会没事。没有门路,孩子也许就会因一时之过,断送了前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院士年轻化”是怎样的喜讯?
- 下一篇:花钱不一定能买到好的教育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