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
2010/1/6 19:51:4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是我国林业建设的方向,如何理解其中的关系和涵义?贾治邦表示,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
他介绍,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发展现代林业,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林业不仅是公益事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既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生态功能的生态产品,又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经济功能的林产品和具有文化功能的生态文化产品。贾治邦说,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我国森林涵养的水量相当于我国水库总库容的80%。同时,湿地等生态系统也是生产生态产品的工厂,我国湿地保存的淡水占全国淡水的96%。当今社会,唯有生态产品是最短缺的产品。
过去的一年,我国林业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胡锦涛主席在第15次APEC会议上承诺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但去年两次特大自然灾害使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了0.29个百分点。如何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贾治邦表示,胡锦涛主席在第15次APEC会议上提出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高度赞誉,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林业局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中央编办、中国气象局等组成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部际协调小组,拟定了网络发展路线图,召开了由24个国家、地区和16个国际组织出席的网络启动会议,发布了与美国、澳大利亚共同制订的网络框架文件,落实了3亿元网络发展专项资金。在去年底第16次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宣布“网络”正式运行,并被写入会议宣言。这标志着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要提高到20%,就意味着必须净增2.5亿多亩森林。尤其是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我国森林资源遭受重创。”贾治邦说,在造林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到2010年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任务十分艰巨。
他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已加大投资力度,每年中央对林业的投资将达到600亿元。通过实施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确保计划任务的全面完成。此外,在抓好远山绿化的同时,大力推进身边增绿,建设更多的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森林军营。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点亮灯一盏,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福建、江西、山西、河南、重庆、湖北等地已成为造林绿化的典范,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宣传和推广这些典型,已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各级林业部门的精心组织,有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贾治邦表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构建现代林业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重大举措?
贾治邦介绍,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有5个省基本完成了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正在进行配套改革;有8个省正在全面推进主体改革,其他一些省份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之后也将全面铺开。全国已确权到户的林地达12.7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为广大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天地。”贾治邦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给山区带来了深刻变化,不少山区农民的家庭财产增加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亿万农民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发家致富的创业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造林”变成了现在的“我要造林”。
他表示,今年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把这项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特别是改革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制度以及林木、林地流转制度,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同时,要积极探索鼓励外界资本进入林业的有效办法,通过资本把各种生产要素带进林业生产领域,使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