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成为中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
2010/1/25 11:25:0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新能源成为中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称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年前落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全球看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的形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GDP碳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40%-45%的承诺。而早在去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迁峰会时,已代表中国向全世界作出了四个低碳减排承诺,并制定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增至15%。
业内专家认为,提出这样一个高目标,对于一个工业化程度尚未完成的中国而言,将面对的不仅是严峻的挑战,更是未有的机遇。因为这促使国内经济结构的发展从粗放型和低效率型向精细型、高效率型转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以来,中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忽略增长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而减排40%—45%,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尽量减低单位GDP的能耗,另一方面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减排对国内能源产业自身已迫在眉睫。一项调查揭示,当前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左右,除了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外,能源在开采、炼制及供应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
很显然,作为一个碳排放大户,能源长期占据了GDP的榜首。而现阶段,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构成近70%,这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而更为严峻的是,中国能源资源并不富余。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1%、1.4%和1.2%,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5%。
按权威机构的估计,中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在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架下,中国能源产业变革即将步入快车道。
依据专家的判断,若要达到减排要求,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要达到每年20%-30%左右。而目前的现况是,新能源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其行业的上升发展空间无比巨大。
与此同时,中国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有可为。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2.53亿千瓦,地热资源的远景储量为1353.5亿吨标准煤,探明储量为31.6亿吨标准煤,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储量更是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打造新能源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刚刚落幕的第三天,由中法共同注资167.4亿元的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在在北京举行了广东台山核电站开工仪式,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高调出席。
这一国内电力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清洁能源企业的运营,被国外视为“中国打造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战役”。据悉,该台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穴EPR雪建设两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两台机组计划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
核能作为被世界公认的不排放温室气体的产能形式,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发电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目前,中国的核能比例不足全国发电总量的2%,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极不相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推进核电的发展是重要方向。”业内专家分析称。
据了解,截至2009年,中国等待审批的还有125个核反应堆。而这些核反应堆能如期实现上网发电,届时中国的核能发电量预计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5%以上,核反应堆数量、核能发电量和核燃料使用量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核能第一大国。
当前加快天然气发展是中国打造新能源体系的现实选择。
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储量进入增长高峰期,年均增长4753亿立方米。截至去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由1998年9405亿立方米增至2008年3.2万亿立方米,年均增长2260亿立方米。
在市场方面,天然气呈加快增长态势。统计资料显示,2000-200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至807亿立方米,而在2000-2005年年均增量为45亿立方米,2005-2008年年均增量为113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提高到2008年的3.8%。
业内专家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4%,煤炭产量年增10%,石油产量年增2%。而世界天然气产量年增3%。天然气增速明显快于煤炭和石油,并在全球领先。
清洁煤开发与利用是中国打造新能源体系的又一现实选择。
综所周知,中国能源结构特点为富煤贫油,煤炭占国内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2/3。在2007年,中国发电厂碳排放上升到了3120百万吨,占全球第一,且超过美国10%。而电力工业实施的“上大压小”,将上大机组与关小机组挂钩,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其功效显著且无法根治污染的排放。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发展无污染的清洁煤发电技术必然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成为未来煤电主流。而这将决定清洁煤的整体质量与市场规模效应。
除此之外,风能、太阳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联动开发,从中长期来看,将迎来一个大的增长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0年玻璃行业发展分析
- 下一篇:2010年陶瓷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