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必须走符合国情之路
2010/1/25 16:49:2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必须走符合国情之路对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的把握,不仅仅是汽车企业的问题,而是产业界、新闻媒体和公众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形成一个以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来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民族思维,才能有效推动产业的发展。无疑,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舆论宣传和影响。在这方面,上汽已开始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加大宣传力度,并将在下一步投入重兵,加快实现混合动力等车型的产业化。
现在汽车行业普遍的做法是把中级车做成电动车,结构上把原来的内燃机拆掉,换上电池和电机。但是由于中级车用户要求一定的续航历程,在很长一但时间内,仍然会以内燃机为主,在这一领域,电池不可能取代内燃机。欧阳明高提出电动汽车“先在摩托车以上,小型车以及大的公交客车这两头进行推广,逐步过程到中级车”是可行的方案。
电动自行车在中国都是个有争议的行业,各地政府对其安全、二次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质疑一直困扰其发展。有关部门也因为其时速快,安全系数低而禁止其上路。但是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作为绿色非机动车交通工具的电动自行车,以其无污染、无噪音、既有自行车的轻便性,又有机动车的舒适性,符合消费者追求时尚的趋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城市工薪阶层个人交通工具的最佳选择。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于1998年,当年全国产量约为5.8万辆,1999年产量就猛增到29.3万辆,2008年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2188万辆。电动自行车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政府支持,完全市场化发展。
实际上,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指标并不高,按有关标准,其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kg,要求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km,100km的电能消耗不大于1.2kw.h。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平常的出行距离并不长,完全可以满足短途出行的需要。电动自行车的充电也不成为问题,因为电池可以取下来,在家里就可以充电。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给电动自行车增加一个轮子,再加上车篷,其舒适性家可以明显提高,可以遮风避雨,免受风吹日晒。如果再加两个轮子,就可以成为双人出行的工具。这些在技术上不是什么难题,成本也不高,但是对警察叔叔却是一个难题:三轮或四轮电动自行车能走那一条道?是不是机动车?要不要驾照?
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明确把电动自行车、三轮、四轮电动车排除在汽车之外,“本规则所称汽车,是指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款所定义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这就是说,汽车行业顽固地要把中级车改造成电动汽车,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仅限于公务采购范围,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由于很高的准入门槛而出现巨大的障碍。
电动汽车的发展应该借鉴电动自行车发展的经验,把市场目标对准现在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人群,同时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才能很快启动电动汽车的市场,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