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多晶硅行业身陷大而不强的窘境
2010/2/4 12:27:5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国内多晶硅行业身陷大而不强的窘境近年来国内多晶硅行业兴起投资热潮,规模极速扩张。这一行业存在产能虚拟过剩、产品质量不稳、成本居高待下的三大尴尬局面,身陷大而不强的窘境。
一:建成产能过剩产品产量不足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对多晶硅的投资逐步升温,截至目前已建成产能接近5万吨。然而,受建成产能难以达产、成本过高和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困扰,多晶硅建成产能与合格产量出现巨大反差,全行业出现“产能虚拟过剩”。目前我国已宣布投产的多晶硅千吨级以上大型项目主要有:江苏中能18000吨产能、江西赛维5000吨产能、洛阳中硅3000吨产能、青海亚洲硅业1000吨产能、扬州顺大1500吨产能、宁夏阳光1500吨产能、河北英利3000吨产能、浙江中宁硅业1500吨产能、上述项目的累计产能已达到47500吨。与此同时,内蒙古、四川、河南、云南等20多个省区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规划建设规模逾10万吨。
二:质量不稳定下游企业偏好进口料
产品纯度与稳定性是多晶硅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当前,我国多晶硅行业存在产品纯度不足及质量不够稳定两大问题。因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下游企业能够认可的国产多晶硅料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还需再打折扣。日前公司使用进口多晶硅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国内多晶硅料纯度不足。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达到6N(99.999%),而一些国内中小型生产厂 家 的 产 品 纯 度 只 有4至5 N(99.9%)此外,国内新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对产品纯度的稳定性控制不足,有些企业的大部分产品虽能达到纯度要求,但不同批次产品间纯度不够稳定,在调试生产期的产品也往往质量不稳定。德国瓦克、美国ME M C等欧美老牌多晶硅生产商提供的多晶硅在这方面明显优于国内企业。据了解,影响多晶硅纯度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原料三氯氢硅的纯度以及生产过程中对管道和还原炉等反应容器中杂质的控制。一方面,我国多晶硅生产线在建设技术水平和装备质量控制上还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建成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还缺乏稳定长周期运行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
三:价格危局已现成本竞争力亟待提高
自2008年10月以来,国际多晶硅价格从400多美元/公斤疯狂跳水至当前的约60美元/公斤,且还在下降。当前的多晶硅价格已突破国内少数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今年全行业恐将陷入价格困境。当前,我国多晶硅行业大型企业的成本约为35美元/公斤-50美元/公斤,少数中小企业的成本高达70美元/公斤-80美元/公斤。国内企业的成本劣势主要是“一低两高”造成的,即原料利用率过低、生产能耗过高、设备折旧费过高。目前,国内仅少数企业掌握“改良西门子法”闭环生产工艺,且耗能高于国外。同时,在多晶硅大型节能还原炉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上还需高价引进国外产品。“打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晶硅行业,一方面需要多晶硅生产企业加速对整体制备工艺的掌握,另一方面工信部、科技部等应引导装备制造业加强对多晶硅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有色金属巨头进军铅锌不被看好
- 下一篇:我国氟硅行业开始复苏 产业调整迫在眉睫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