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粮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农产品涨价不会造成通胀
2010/9/10 14:57:1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农业部:粮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农产品涨价不会造成通胀近期,我国鸡蛋、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在农业部重点监测的31种农产品中,有6种农产品价格环比下降,25种环比上涨。
针对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调控政策已开始进入密集出台期。8月19日,国务院推出6项举措稳定菜价;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等部委也在日前出台了7项调控政策,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粮食收购价、配额管理等。此外,国家还通过增加库存、抛储等手段来保障供应、平抑价格。
成本推动是主因,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价值发现和价格纠正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席卷全球的恶劣天气造成的减产是导致农产品涨价的首要因素。部分社会资金利用某些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也是造成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成本推动仍是主因。”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及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我国农产品价格已从主要由物质投入成本驱动,逐渐向由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推动以及消费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驱动转变。据测算,2007—2009年,三种粮食价格年均增长率为7.1%,而总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达11.7%,其中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29.2%和15.0%。今年以来,尽管化肥价格相对平衡,但农药、种子价格上涨较多,水、电、油、气价格相继上调,人工费用也大幅上升,这都增加了农产品生产、运输和经营成本。
该负责人指出,从资源的稀缺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工农产品比价、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看,今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价值发现和价格纠正的过程。
我国粮食供给充足、库存充裕,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较小
粮价被称为“百价之基”,保持粮价稳定至关重要。受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地区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7、8月份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国内的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很多老百姓开始担心,全球粮价上涨潮是否将席卷中国?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国际粮价波动不会改变我国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国内粮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我国粮食供给充足、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市场供应。今年夏粮再获好收成,目前秋粮长势总体较好,丰收有基础。
其次,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影响较小。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较小,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际粮食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有限。比如,在2007—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而我国粮食市场却保持相对稳定。
最后,国内粮食市场调控政策日益完善。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调控,先后实行了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健全储备调控机制,加强进出口调控。
农产品价格适当上涨不会造成通胀
目前,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在1/3左右,因此,农产品走势对CPI的涨幅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长3.3%,其中1.1个百分点由新涨价因素引起。在新涨价中,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近期,由于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社会上开始担心这是否将诱发通货膨胀?
对此,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价格适当上涨不会造成通胀,反而有利于保护生产积极性,增加市场供给,从根本上稳定市场价格。
但是,由于下一阶段农产品价格仍存在继续上涨可能,因此管理好通胀预期依然意义重大。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表示,下半年一些农产品价格仍会高位运行,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游资炒作和各方面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也会放大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当前管理通胀预期压力较大。
为此,专家建议,在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对于逐步显现的通胀压力,政府应综合运用包括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