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分析
2010/10/14 18:41:0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医药产业肯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当前,世界制药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国际医药产业重心正从欧美向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转移。而如何开拓新兴市场,研发适合新兴市场需求的医药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原料出口大国向制剂大国的转移,是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出口平稳后劲十足
随着国内医药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有能力生产的西药剂型已超过60个,品种多达5000个,产能位列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西药制剂生产技术迅猛发展,出口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出口额一举从2003年的2.51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复苏和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促进出口发展政策的逐步生效,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出口额为6.97亿美元,同比增长33.46%,环比2009年下半年增长了20.52%;出口量为31.49万吨,同比增长34.19%,环比2009年下半年增长了21.43%;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微降0.54%,总体上呈量升价稳态势,出口后劲十足。
■外资企业举足轻重
今年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多达99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8家,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总数的15%左右,但出口比重却高达52%,约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在西药制剂出口十强企业中,非港资外商投资企业有4家,分别为辉瑞、诸城东晓、天津武田和礼来苏州制药,凭借其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渠道优势,已经成为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领头羊”。
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前20企业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44.38%,出口集中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排名呈上升态势,江苏江山制药、浙江康乐药业、华北制药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和石药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等表现引人注目。
■非洲拉美增势显著
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共出口到157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格局近年来变化不大。亚洲依旧是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最重要的市场,占我国制剂出口比重的51%。非洲和拉美市场增势显著,上半年,对这两个地区出口额比重分别达到16.3%和8.7%,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6%和56%。按照市场规范程度划分,上半年,约40%的西药制剂出口到韩国、美国、日本等20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约60%出口到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而销往发达国家市场的西药制剂,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转口贸易销往发展中国家市场。
随着经济复苏和企业加快开拓新兴市场的步伐,上半年,我国对俄罗斯、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几内亚、喀麦隆等市场的出口都实现了3位数的增长。
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主要由外资企业拉动。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前十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高达46%。其中韩国作为我国第一大西药制剂出口国,对其出口主要由辉瑞制药、上海罗氏和天津施维雅拉动,所占比重高达53%。对美国的出口主要为以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身份进入的维生素类药品和一些抗生素类产品,主要出口企业为辉瑞、江苏江山和浙江康乐药业。对日本的出口主要由3家日资企业天津武田、青岛华钟、北京泰德和德国拜耳公司拉动,所占比重高达75%,其中武田一家就占对日出口的52%。而对非洲和南美的出口几乎全被中国本土企业包揽。
此外,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努力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目前已有20多家制剂生产企业通过欧盟和美国FDA认证,逐步打破外资企业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垄断局面。
■抗生素为出口主导产品
总体来看,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依旧以抗生素类药品为主。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1种西药制剂对外出口,其中青霉素类、头孢类、链霉素类以及其它含有抗菌素的药品出口额就多达2.30亿美元,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33%。其次为未列明混合或非混合产品构成的药品,出口额为2.08亿美元,占比高达29.85%。葡萄糖及糖浆、维生素类药品、激素类药品也占有相当比重,且有不断上升之势。此外,抗疟制剂出口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主要为青蒿素类药品和奎宁,上半年出口额为316.32万美元。
■重要看点:制剂出口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仍不显著,实现制剂大国的梦想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鱼龙混杂。仅今年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就有近1000家,其中很多不是专业西药制剂经营企业,缺乏专业的运输和仓储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经验,难以全面确保西药制剂出口质量。加上个别国家和媒体对我国西药制剂质量不断提出质疑,提高我国西药制剂出口质量和信誉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国际竞争力不足。我国西药制剂企业大多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出口产品中97%为仿制药,技术含量较低,虽有部分企业通过欧美认证,但订单较少,而在发达国家市场成功上市的西药制剂品种就更是微不足道。
第三,国际营销能力薄弱。国内许多企业主要把国际市场开拓的重点放在原料药上,而对制剂的重视度不够,投入的资金和人才远远低于国内市场。加上对出口目标市场的药政、流通渠道、客户需求和消费偏好等知之甚少,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群体定位和市场开拓战略,营销模式单一,营销队伍严重匮乏。
第四,恶性竞争依然存在。由于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企业众多,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企业为图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低价竞销,造成质量下降,利润空间缩小。更有甚者,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出口国造成恶劣影响,引发我国制剂出口的质量危机。
最后,印度挤占,使我国制剂出口面临威胁。我国制剂企业由于缺乏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与国外制药公司和西方监管机构沟通及理解欧美CGMP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印度在这方面则发展良好,印度制药商利用其语言和文化优势,通过从中国进口API生产制剂出口到欧美等规范市场,并十分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和供应链过程管理,对欧美国家的政策法规的理解力也超过中国。此外,印度目前已经有近百家制剂企业通过美国FDA认证,成为美国以外通过FDA制剂认证最多的国家。印度Lupin、Dr Reddy、Cipla等都已成为世界领先的仿制药生产商,通过在世界各地并购中小企业,新建工厂,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产品已覆盖欧美、俄罗斯、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对中国西药制剂的发展前景依旧看好,西药制剂出口也将是我国医药外贸发展的长期目标。首先,全球药品市场规模持续放大。根据IMS预测,未来5年,全球医药市场容量将会增长3000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其次,全球医药格局变更,新兴市场日益崛起。多年来,世界医药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地,这些发达国家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0%以上。但近年来,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而印度、巴西、俄罗斯、土耳其、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未来5年预计将以12%~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4年,总增长额大约会超过1000亿美元,为生产质优价廉药品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第三,中国药企分享专利药到期盛宴。2008年,全球约200亿美元药品专利到期,而2011~2015年间将有770亿美元销售的专利药到期——全球非专利药市场正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制药业整体发展速度。作为仿制药大国,全球专利药失效释放出的巨大市场容量,对中国医药企业无疑是利好因素。目前,许多大型医药企业已经将其长期战略目标设定为从原料药优势向制剂优势转变,并不断开拓国际新市场,进行“做产品更要做市场”的国际化尝试以及向垂直一体化医药公司转型。第四,抓住全球医药外包向亚洲转移的机遇,提高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吸纳的能力,通过与国外原研药厂商洽谈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全面合作,获得大规模制剂定制合同,而使用自身廉价原料药也必将增厚利润,同时可能获得授权仿制或首仿的机会,并可借助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打入国际市场。最后,我国医药企业还可借助政府经济外交等平台推动,通过参与中国政府援外项目的招标采购,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在非洲等非发达经济体的注册,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
综上,在原材料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环境下,我国西药制剂2010年上半年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复苏,世界制药格局的转移,“中国制药”的车轮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加上我们积极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未来西药制剂出口的形势一片大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0年我国棉花行情回顾及后市预测
- 下一篇:2010年我国高频开关电源发展趋势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