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煤炭产业面临两大危机 四大主因致困局
2013/6/13 11:25:5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我国煤炭产业面临两大危机 四大主因致困局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拉动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国煤炭销售价格不断上涨,煤炭工业成为造富能力最强的产业,我国煤炭工业迎来了十年黄金发展期。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工业发展速度放缓,随着而来出现了销售不旺、库存过高、产能堆积等问题,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困境凸显。
两大危机并存
目前,总体来看,我国煤炭工业主要存在以下两大危机:
一是销售不旺,价格竞争激烈,降价此起彼伏,企业生存压力大。目前,作为煤炭主要销售渠道的钢厂、电厂,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制约,钢材、电力销售不旺,原料库存高,因而其购煤积极性低,煤炭整体销售受制约。由于采购商意愿降低,为争取有限的采购意愿,相关企业大打价格牌,降价此起彼伏。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年初,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99.5点,2012年年末下降到170.7点,2013年一季度,再降7.3%。但由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放缓的原因,低价竞销战略并没有提升整体采购积极性,反而进一步压缩了煤企的利润空间,国内相关煤企生存压力增大。
二是投资无序、产量暴涨、库存增大,产能过剩危机高。由于前十年的黄金发展,煤炭行业显示巨大的造富能力,“煤老板”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一时间,社会各种游资纷纷转战该领域,造成了我国采煤产能的激增。据统计,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产能仅为17亿吨左右,到2012年,全国煤炭产能已达40亿吨,8年内增长135%,年均增幅近3亿吨。这种增长趋势还在继续,并呈加快趋势,有业界人士估计,2013年,我国煤炭产能将达到史无前例的46.3亿吨。迅速增长的产能推高了我国煤炭年产量,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已达36.6亿吨。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出现了大量库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煤炭库存量已达3.44亿吨,而据估计, 2013年库存量将上升到5亿吨以上。市场对于煤炭库存有一套预警体系,一般认为,当煤炭库存小于2亿吨,则表明市场供不应求,产业环境良好;如果大于3亿吨,则表明市场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压力增大,需引起重视。从目前的数据看,我国煤炭工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危险。
四大主因致困局
经过分析,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今天煤炭行业困难局面的出现。
首先是下游的钢铁、电力行业不景气,煤炭销售受阻,对煤炭工业造成冲击。2012年开始,国务院进行的四万亿投资整体进入收尾状态,国内基础建设领域投资放缓,钢材需求增长下降,造成钢材价格走低,从而影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开工积极性,作为炼钢主要原辅料的焦炭1439,-18.00,-1.24%,需求降低,从而影响到国内炼焦煤市场销售。受国际环境影响,我国外贸环境日趋恶化,出口加工工业首当其冲,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GDP增速近年来首次破8,降到7.8%,同比2011年的9.2%有15%的降幅。国民经济发展放缓,立即反映到社会用电量总需求增速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13年前4月我国社会用电量为16303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4.9%,而2012年同期,社会用电量为15554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6.0%,增幅明显缩小。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对于动力煤的采购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影响我国动力煤的市场销售。
其次是进口煤增长较快,对国产煤的销售造成压力。早些年,由于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向国外进口煤炭。由于我国煤炭进口门槛低,加上国外煤低价竞销,从2009年开始,我国煤炭进口步伐明显加快。海关总署统计,到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达2.9亿吨,占到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近10%。目前,由于国内煤炭行业已呈现明显的产能过剩状态,库存率高已成为常态,大量进口煤炭的涌入,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煤炭销售市场环境,从而加剧了煤炭低价竞销局面,对我国煤炭工业造成重大冲击。
再次是煤炭出口艰难,产能下泄通道受阻。我国曾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出口煤炭在我国煤炭销售总量中占到较大比例。但从2004年开始,我国制定《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实现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国内具有煤炭出口资格的企业缩至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口公司等四家。同时,开始调整煤炭出口退税,我国煤炭出口量开始锐减。到2006年,国家取消煤炭出口8%的出口退税,同时加征5%的出口关税,进一步打击了煤炭出口。2012年,煤炭出口关税被提升至10%,煤炭出口几乎无利可图,陷入萎靡状态。据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出口量仅为928万吨,不到同期进口量的4%。由于煤炭国内销售困难,出口又关卡重重,我国累积的巨额产能短时间得不到释放,加重了产业困境。
另外存在产业督导不力,产能控制不到位。实际上,煤炭行业(煤炭行业报告)产能过剩的情况较早就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早在2007年,相关研究人士就根据测算结果,指出我国煤炭产业存在近期供给趋紧,远期过剩的危险。但当时由于行情较好,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到2009年,危机开始慢慢凸显,相关部门才重视这个事情,并着手产能控制,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1】2091,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12年,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淘汰目标、要求。但是,淘汰产能的速度赶不上新批产能的速度。以山西为例,产能淘汰工作启动前的2008年,年产能为8.5亿吨,经过淘汰产能工作洗礼,2012年产能为9.6亿吨,不降反增,主要原因是地方将淘汰产能简单化为兼并组合,过剩、落后的产能并没有真正淘汰掉,只是换一种面貌、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对策与建议
要想使我国煤炭产业彻底走出危机,还得在供、销两方面下功夫,使得两头通畅,防止“肠梗阻”情况发生。
一是继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将单一的兼并组合方式转变为“关、停、转、改”四结合方式。对于一些改组可能性小,技术非常落后的产能,坚决实行“关、停”处理,防止落后产能并入大产能被掩盖。
二是在短时间内实行生产配给制。由于目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仅靠一两家企业停产来减少市场供给总量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相应措施,对规模企业进行限产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无序竞争的目的。当然,这种市场配给制只是应急之举,市场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是要靠企业的自律、自觉。
三是抬高我国进口煤炭关税,减少国外煤炭的涌入,从而降低市场供给总量,保护本土煤炭企业的生存。
四是短时间内放开出口煤炭配额,减低出口关税,让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的煤炭得以出口,现有产能得到释放,防止产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五是加快洁净煤技术创新步伐。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措施,鼓励煤炭行业技术革新,推进煤炭液化、煤炭汽化技术进步,促进煤炭工业转化,让煤炭产业发展成高附加值产业。
六是建立煤炭战略储备制度。由国家出面建立战略储备库,将社会库存转变为国家战略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