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2014/3/18 17:50:3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我国钢铁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推动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等高性能钢铁材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度,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金模钢铁网首席研究员罗百辉认为,企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同时,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产能继续较快释放,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行业生产经营依旧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一、粗钢生产消费保持增长
一粗钢生产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8.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分月份看,日产水平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为12月份的201万吨和2月份的221万吨,3-11月份均保持在210万吨及以上较高水平。分品种看,重轨产量同比增长33.4%;长材型钢、棒材、钢筋和线材增长12.5%;中、厚及特厚板增长3.0%;冷热轧板带增长10.4%;涂镀板增长11.4%;电工钢增长28.4%;管材增长7.7%。分地区看,宁夏、广西、云南、河南、甘肃和辽宁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15%;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同比分别增长3.5%、10.6%和2.7%;贵州和上海等地则有所下降。分企业类型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下降,重点大中型企业是产量增幅的主导力量。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8.0%;中小钢铁企业粗钢1.51亿吨,同比增长5.5%,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19.3%,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从增长情况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重点大中型企业低2.5个百分点。
二钢材出口增速快于进口。2013年,我国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增长3.1%;进口钢坯55万吨,增长53%。坯材合计折合净出口粗钢5073万吨,同比增长14.4%,占粗钢总产量的6.5%。
从进出口价格看,钢材进出口价差仍很明显。出口钢材均价854美元/吨,同比下降7.6%。其中棒线材605.4美元/吨,降13%,板材807.1美元/吨,降2.6%,管材1191.3美元/吨,降2.8%;进口钢材均价1211.1美元/吨,同比下降7.1%,其中棒线材1509.9美元/吨,降11%,板材1008.8美元/吨,降8.5%,其中,进口电工钢板带降16%。管材4009.3美元/吨,降1.5%。从进出口国别看,从日本、韩国和欧盟27国进口钢材分别为601.7万吨、424.6万吨和114.2万吨,合计占进口总量的81%;向东盟、韩国、中东、南美、非洲和欧盟27国出口钢材分别为1742.5万吨、972.4万吨、718.6万吨、497.2万吨、456.1万吨和361.3万吨,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6.2%。
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稳定增加。据冶金工业规划院测算,全国建筑行业消费钢材约3.8亿吨,同比增长4.4%;机械行业消费钢材1.44亿吨,增长4%;汽车行业消费钢材4650万吨,增长11.2%;能源行业消费钢材3100万吨,增长4%;船舶行业消费钢材1250万吨,下降21.9%;家电行业消费钢材1000万吨,增长8.7%。根据对下游行业进行调研分析,估计2013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6.86亿吨,增长4.9%。
从各行业钢材消费量占比看,建筑行业钢材消费量占钢材实际消费量的比重为55.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占19.4%,提高0.3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占6.8%,提高0.4个百分点;能源行业占4.5%,下降0.1个百分点;造船行业占1.8%,下降0.6个百分点。
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一、品种质量持续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修订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全面推广应用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淘汰335MPa热轧带肋钢筋。建立了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工作动态通报制度。开展了河北、江苏、云南、新疆、重庆5个示范省市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工作评估和部分省市的抽查工作。部分地区2013年高强钢筋平均产量约占热轧带肋钢筋总产量80%,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工作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协调组,研究建立高性能电工钢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推广应用高性能电工钢,推进高效电机和节能变压器应用示范,淘汰热轧电工钢。
行业品种质量持续改善。钢铁行业冶金产品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认定并获得“金杯奖”产品已达500多个,生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左右。研发一批新产品,一些依赖进口的特殊品种钢材成功实现国产化。宝钢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各种钢管实现国产化;武钢、宝钢已能生产全部高牌号取向硅钢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鞍钢直径5mm高碳钢拉丝线材轧制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极限规格线材生产的垄断局面;首钢已生产出X80级超厚度管线钢卷板;马钢生产的350公里高速铁路车轮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
二、装备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炭化室高7m大容积顶装焦炉炼焦技术、超大型高炉高效低耗技术集成、300t转炉铁水“三脱”与少渣冶炼工艺技术、高效RH真空精炼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及应用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入炉焦比361.4kg/t,下降1.7%,燃料比536.5kg/t,下降8.9%。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和太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的技术中心整体水平和研发能力在全国排名位居前列。钢铁工业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体生产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构建了以鲅鱼圈、曹妃甸为代表的可循环钢铁生产流程,并实现了稳定顺行。拥有5000m3以上高炉、COREX3000熔融还原炉、5500mm大型宽厚板轧机、2250mm宽带钢热连轧机和2180mm宽带钢冷连轧机等世界最现代化、最大型的冶金装备。1000m3及以上高炉已占炼铁总产能60%左右,100t及以上转炉电炉占炼钢总产能54%左右;已建成热轧宽带钢轧机77套、中厚板轧机84套、冷连轧轧机40多套。
钢铁企业信息化取得显著进展。近50家钢铁企业建立了能源中心,实现了能源远程监控、集中调配。基于互联网和工业以太网的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等取得成功应用。
三、节能环保工作力度加大
企业环保意识增强,节能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主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投资建设了多项节能、环保设施,厂区环境大为改善。太钢新建2×300MW空冷余热回收项目和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项目,为太原市城区新增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同时,太钢还在行业内率先启动了PM2.5减量工作,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粗钢产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吨钢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实现同比下降。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592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烧结、球团、焦化、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钢加工等各工序能耗分别下降2.5%、2%、4.4%、1.1%、16.4%、9.1%和2%。吨钢耗新水量3.5m3/t,下降5.4%。外排废水4.9亿m3,下降8%;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4.2%;氨氮排放下降22%。外排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4%,烟粉尘排放下降1.1%。
目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投产运行的干熄焦装置已达134套,合计处理能力1.4亿吨;全行业在建和建成投运的烧结脱硫设施373套455台烧结机,脱硫技术发展迅速;全行业共有600余座高炉配套有干式除尘TRT,约占配套TRT高炉的90%左右。以高炉渣、转炉渣、含铁尘泥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以焦炉、高炉、转炉副产煤气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率均大幅提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