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业:3万亿之后怎么办
2014/4/24 10:35:2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软件业:3万亿之后怎么办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要闻 > 产业分析软件业:3万亿之后怎么办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
徐恒发布时间:2014-04-22
张鹏摄
“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面临挑战的严峻性、任务目标的艰巨性,增强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规模首次跨过3万亿元大关,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浪潮,产业转型成效开始显现,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突出,信息技术服务类收入持续上升。例如,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分别增长23.8%和31.9%。可以说,我国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不过,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我国软件产业在由大变强的发展道路上,仍需要解决诸多难题,例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无法满足重大应用需求和安全保障要求等。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经济社会发展对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我们该如何突围?唯有在产业创新上寻求出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拥有主体作用,对于智力密集型的软件产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如何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政府所要思考的焦点。
“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软件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以国家专项资金及软件名城和示范基地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撬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更多投入,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陈伟表示,“按照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要求,我们将梳理重点子行业,制定路线图,确定扶持重点目标企业。开展特一级企业培育工作,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指导系统集成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作为全国软件行业主管部门,在其2014年重点工作中,“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很重要的一项。工信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用好“核高基”和电子发展基金,支持骨干企业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在支持企业创新中,北京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表示,通过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北京市已形成了“以重大工程带动、核心应用渗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国产软件发展路线。“北京市企业在01、0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立项数占全国的37%和41%,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如人大金仓公司的国产数据库产业化体系,超图公司以全新云计算架构打造的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姜贵平如数家珍地谈到。
让安全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安全事件促使网络安全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已成为共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软件产业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没有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网络安全将成为一句空话。
陈伟坦言,我国严峻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对我国软件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的软件技术研究发展战略。
其实,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武装我国网络,一方面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通过研发研制出这些产品和系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这些产品和系统产业化发展,在应用中不断壮大。因此,安全可靠的产品和系统的推广应用显得格外重要。
记者了解到,2014年工信部将在重点领域开展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应用示范,发挥市场应用对软件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我国市场需求的特色,继续推动党政机关、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应用示范,逐步实现应用、技术、产业、安全等环节协调发展。此外,还将发挥联合攻关基地的技术总体单位作用,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协调系统集成商、安全可靠软硬件供应商和测试机构,持续开展集成适配关键技术攻关,探索联合攻关基地发展的长效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建设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系统相关的安全防护与评测能力,推动建立相关制度和标准。
用友集团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信息安全审查制度,规范国家及国计民生重要信息系统建设的供应商产品及服务的选择原则。对通过国家信息安全审查的国产产品及服务,可以大力推荐和推广。在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同时,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让产业向城市集聚发展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15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55%,同比增长26.8%,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7个中国软件名城实现业务收入1.65万亿元,占全国收入54%。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对软件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可以说,我国软件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明显,中心城市增速继续保持领先。
不过,软件产业向城市集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强调城市软件产业规模和数量,更要强调质量。为此,工信部将重点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机制的创新,探索退出机制。
“我国已授牌城市要制定实施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计划,进一步加大资源集聚和投入力度。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管理机制,建立已授牌城市年度自查报告制度,探索退出机制。加强对创建试点城市的督导,试点城市每半年上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名城创建申请城市的统筹指导和分类推进,指导申请城市系统梳理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可行的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陈伟表示。
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信部将着眼服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大局和国家城镇化战略,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带为重点,进一步发挥中国软件名城及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软件产业向城市群集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将积极探索二、三线城市发展软件产业的路径和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电子信息成工业强劲引擎
- 下一篇:全球化工并购交易市场渐入佳境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