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钢材价格最低点预测:将在1月份出现
2014/12/25 15:45:1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岁末年初,经过一年的下跌,钢价似乎有了点止跌企稳的意思,但是原油和铁矿石的跌跌不休又加重了明年钢价继续下跌的预期,市场各方由于自身利益出发点不同,看待钢价涨跌岁末年初,经过一年的下跌,钢价似乎有了点止跌企稳的意思,但是原油和铁矿石的跌跌不休又加重了明年钢价继续下跌的预期,市场各方由于自身利益出发点不同,看待钢价涨跌的角度也不同,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分歧,钢厂和贸易商希望钢价企稳反弹,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资金链,而下游用户是希望钢价继续下跌,能降低成本,结合最近的一系列市场最新变化,笔者为大家做些简要的分析,期望能对大家把握近期钢价走向有所帮助。
宏观面:稳增长成主旋律
今年年初以来,受外需减弱、楼市调整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第一季度GDP增长7.4%,比2013年全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扩大铁路和保障房投资、减免中小企业税费、定向降准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随着这些政策效应的显现,再加上2013年的低基数,第二季度GDP增长7.5%,比第一季度回升了0.1个百分点。但进入第三季度以来,不论从工业生产、发电量、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指标,还是从新增贷款、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等金融指标,抑或是从官方和汇丰PMI、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还在继续增大,依然处于探底阶段。
全球经济乍暖还寒、地缘政治波诡云谲,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上述因素影响,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低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房地产市场全面调整。房地产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全程连着生产,因此房地产市场由局部调整转为全面调整,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会对包括增长、就业、税收、债务等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正在显现;二是本届政府采取了“微刺激”,特别是定向调控政策,没有进行“大水漫灌”,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不像以往那么大。
尽管经济在下行,但就业保持了基本稳定,这是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截至9月末,我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已完成全年预定目标。经济下行,就业反而好转,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总量变大和结构转变。第一,随着GDP总量的增大,每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带动的就业人数显著增多。测算表明,2009年,每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创造119.8万人的新增就业。2013年,每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创造170.1万人的新增就业,比2009年增加了42%。二是服务业比重提高。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进一步提高到46.6%。由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较高,近两年来服务业增速加快、比重提高,使整个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整个经济发展的钢材消费强度比以往重工业化时代降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基于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旧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适当减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经济适度放缓并不意味着不要增长,新常态下要加快改革和调整结构,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经济的稳定则是基础和前提,如果增长太慢可能会使各种矛盾进二步激化,并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在当前,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依然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是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需要。根据测算,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2014~2020年,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需要增长6.8%和5.8%。考虑到潜在增长率可能前高后低,因此,在这7年时间的前几年,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显得十分必要。
第二,是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6800美元,正处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如果未来10年,我国人均GDP每年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那么到2024年前后,我国人均GDP就会越过12500美元的分界线,成为高收入国家。
第三,从可能性来讲,未来若干年保持7%左右的增速也是有可能的。根据专家测算结果表明,2014~2020年,我国潜在增长率大约在7.3%左右。
因此,不论从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性,还是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可能性考虑,当前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甚至略高一点都是合适的。相反,任由经济回落,不利于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结构调整、防范金融风险等都是不利的。眼下中国正处在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新常态初现端倪,但尚未完全进入新常态,宏观调控对于调整经济运行预期非常关键,越是非常时期越是有非常之举出现,从年中到现在稳增长的力度越来越强,一方面是通过大规模基建项目拉动经济增速,稳定市场预期,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另一方面,通过种种措施启动股市,通过拉涨指数来稳定预期,如果股市的大涨能增加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的话,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形成货币流动的良性循环,避免实体经济缺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