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保障进口食品安全面临新常态
2015/3/19 8:32:3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质检总局多措并举保障进境食品质量安全形状各异的意大利面、风味独特的越南果脯、香浓地道的大马咖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食品开始走入国门,获得了不少国内消费者三道防护墙应对四大新常态
质检总局多措并举保障进境食品质量安全
形状各异的意大利面、风味独特的越南果脯、香浓地道的大马咖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食品开始走入国门,获得了不少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那么这些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如何?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门,质检总局又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日前,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一整套进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也呈现出4个方面的新常态。”林伟表示,随着进口食品进入平常百姓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食品贸易从过去的以出口为主转变为以进口为主,就是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所面临的第一个“新常态”挑战。近年来,我国食品农产品进口数量增长迅速,最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7.4%。从2004年开始,我国从食品农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食品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加大。到2014年,我国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贸易总额达1928亿美元,其中进口食品、农产品贸易额为1215亿美元,逆差约为500亿美元。同时,目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又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进口食品作为适当的补充,进口增长势态还将持续。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愈加重大。
第二个“新常态”所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由于食品供应链从过去的以本地化为主向全球化方向转变,随着贸易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食品的供应链现在变得愈加国际化。而国际供应链越长就会越复杂,食品安全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环节也变得愈加复杂。
“食品安全的形势从过去稳定期问题偶发为主转向以波动期问题多发为主。”林伟口中的第三个“新常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国际市场消费低迷、成本持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减少质量管理投入以维持利润,由此引发全球的食品安全进入多发期,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愈加艰巨。
第四个“新常态”是从过去传统食品安全问题为主转向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凸显。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国际贸易向着个性化、碎片化方向发展,转基因安全及跨境电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食品安全等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断涌现。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愈加迫切。
“责任愈加重大,环节愈加复杂,任务愈加艰巨,创新愈加迫切”,在如此4个“新常态”的压力下,我国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却能够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对着来自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食品,质检总局是如何做好入境把关的呢?
林伟表示,质检总局按照“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管控、国际共治”的原则,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3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首先,在入境前严格源头监管。主要设立3个准入门槛:一是实施输华食品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体系评估制度,对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出口国和地区食品安全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估,符合要求的准许其产品进入中国;二是对输华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管理制度,对境外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自控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估,达到要求的,准予注册;三是实施境外出口商和境内进口商备案管理制度。另外,对输华的国家和地区及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回顾性检查,使其持续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其次,在进口时严格检验检疫。主要实施3项制度:即实施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许进口;二是实施输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进口食品开展风险监控;三是实施输华食品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制度,对发现的风险或潜在风险及时进行控制。
再次,在入境后加强后续监管。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对进口商实施不良记录制度;二是要求进口商建立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确保进口食品的可追溯;三是要求进口商建立进口食品召回措施,对不符合我国标准法规要求的进口产品,主动召回。
林伟表示,通过构建覆盖“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3个环节的全过程进口食品监管体系,保障了进口食品安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