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称P2P行业将设3000万门槛和10倍杠杆管理
2015/3/20 8:35:0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日有媒体曝出,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集各地省金融办、行业协会,就网贷(P2P)监管细则进行讨论,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行业关注。其中3000万元准入门槛和10倍杠杆近日有媒体曝出,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集各地省金融办、行业协会,就网贷(P2P)监管细则进行讨论,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行业关注。其中3000万元准入门槛和10倍杠杆管理方式,更是让P2P机构焦虑不已。
3000万门槛过高?
众所周知,P2P行业自发展伊始就无准入门槛,而这也是近几年P2P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重要原因。随着行业的壮大,业界对于门槛的呼声渐高,低者如500万元,高者则达5000万元。此次透露的3000万元准入门槛是否合适?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表示,过去监管层对P2P没有注册资本的硬性约束,也缺少从业人员资质的认定,因此出现了不少混水摸鱼的平台,倒闭、跑路现象不断出现,划定行业门槛必然令行业重新洗牌,让优质、合规的P2P主导市场。
银客网有关负责人表示,3000万元门槛对主流P2P平台没有任何影响,去年下半年就有提高准入门槛的传闻,“业界当时认为门槛可能会在4000万左右,一些平台那时起已开始增资,将注册资本金抬高到5000万元以上”。
记者统计发现,排名前20的P2P注册资本均超过3000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亿元,如真的出台前述规定,对大型P2P机构并没有影响,但对于一些小型、特别是细分P2P,如对一些做专业贷款业务的机构会有较大影响。
10倍杠杆或引发风险
如果说准入门槛的提高意在加强中小P2P平台监管的话,10倍杠杆管理方式或许指向大型P2P平台。一位接近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除了10倍的关键数据,杠杆管理所针对的是存量业务还是新增业务也很关键,政策效果也会大不相同。
据了解,P2P交由银行托管的保证金规模是按照平台实际运营情况衡量的,包括平台拖欠率和违约率等历史记录、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环境变动,以及当前未偿还贷款余额等。从行业普遍做法来看,风险保证金根据借款期限来划分,借款期限12~18个月按借款金额的2%计提,18~24个月及24个月则分别按3%和4%计提。
业内人士称,如果这一监管真正实施,有可能带来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小机构可能遭遇淘汰,大机构则因在业务扩张时难以匹配相应的保证金而造成资金短缺。”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以平台杠杆作为衡量风险的单一参考的做法有待商榷。银监会对P2P的定位是中介机构,本身不进行担保,也不设置资金池,因此进行杠杆限制是否有必要需要进一步讨论。
事实上,在增强平台抗风险能力上,以金信网为代表的平台都设有风险准备金,即平台从每一笔借款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相应资金放入风险备用金独立账户。此外,也可参照传统金融机构的做法,从税后利润计提一部分作为一般风险金,用于对冲不确定性的非预期风险损失,增强平台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分层监管更被期待
目前来看,规模较大的平台几乎都不符合10倍杠杆的规定,如果进行杠杆限制管理,一些大型平台的风险将被一次性释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P2P平台进行杠杆限制管理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毕竟杠杆的高低与平台的业务类型、注册资本金规模、风险准备金规模、平台业务及资金分散度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对于纯信息中介的平台,是否有必要进行杠杆限制有待商榷,而对于类金融机构平台,可根据行业情况重新评估,确定合理的杠杆倍数。目前来看,监管政策“松”可能比“强”效果更好,市场会在发展中优胜劣汰,形成行业自律,而一旦进行“强”监管,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倒闭跑路,引发行业风险。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期望的是合理的监管,才能使得这个行业健康发展下去,现在很多小型P2P跑路,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行业确实到了优胜劣汰的时候,监管层一般会将消息放到市场上并引发业界讨论,具体的执行细则还要看监管层最终如何权衡各方意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