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钢铁行业年度数据解析及2016年钢市展望
2016/2/17 8:55:3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2015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讲,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钢材价格创出世纪新低,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粗钢产量出现了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同2015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讲,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钢材价格创出世纪新低,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粗钢产量出现了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材出口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创下历史新高。近日,2015年数据陆续发布,笔者试对钢铁行业相关指标进行汇总及解析,供大家参考。
从钢材市场的表现来看,2015年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钢材价格下跌远超市场预期,价格创世纪新低。2015年钢价下跌之惨烈堪称历年之最,全年价格创下世纪新低,截至12月31日,Myspic综合价格指数较年初价格下跌幅度高达31.2%,远超市场预期。从月度均价来看,仅3月份小幅反弹23元/吨左右;从季度价格来看,各季末较季初价格均为下跌,今年二季度更是创下了历年来季度下跌幅度之最,往年的旺季反弹再难觅见。
全年仅出现四波小幅反弹:一是3月中旬受新环保法实施以及北京申奥环保组监管进一步加强导致钢厂减产、停产现象增多而出现反弹;二是4月底受铁矿石价格走强影响而反弹;三是7月下旬,受淡季钢厂检修、9月份抗战阅兵引发环保限产等炒作因素的影响而反弹;四是12月中旬以来,因钢厂减产、期货走强以及基本面企稳而出现反弹。
分品种看,板材价格跌幅大于长材。与2014年的“板强长弱”相反,2015年板材的表现要弱于长材,主要是由于作为板材主要消耗大户的汽车行业以及造船行业等景气度均较差,而由于国家基建的发力,导致长材的表现略好于板材。
分地区看,华东、华北、东北跌幅最大。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供给相对集中,导致供过于求的情况较为严重;而西南、西北地区的钢产量相对有限,同时交通不便给资源的自由流通带来一定困难,部分品种甚至出现短缺,整体表现相对抗跌。
钢价的下跌幅度超过其他大宗商品。从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来看,除化工、橡塑、造纸外,其余行业几乎是一路下跌。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率先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跌幅远远大于其他大宗商品。以有色金属为例,截至12月底,铜较年初下跌18.6%,电解铝下跌15.4%,0#锌锭下跌19.9%,而1#铅锭还逆势上涨了5%。
期货价格的跌幅大于现货价格的跌幅。对比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下跌幅度可以发现,螺纹和热轧期货价格较年初下跌幅度分别为30.3%和39.6%,明显超过了现货价格的跌幅。
2015年钢价大幅下挫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形势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2015年以来,面对美联储加息、国内经济转型、全球股市动荡的复杂形势,市场在纠结中再度探底,美油一度跌破40美元/桶,创下6年来新低;嘉能可陷入危机,钢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均跌幅较大。而原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又对经济构成新的下行压力,在中国进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短期仍难见好转。
供需双双下降,需求端的下降远超供给端。2015,尽管供给端出现了多年来首次下降,2015年1-12月,全国粗钢产量8.038亿吨,同比下降2.3%。消费端的下滑更为明显,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7亿吨,同比下降4.2%,行业供大于求的态势依然严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