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家地炼成立中国石油采购联盟 进一步打破原油垄断
2016/3/2 8:57:2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昨日,记者了解到,16家地炼成立了中国石油采购联盟。这些地炼多是已经取得原油进口和原油进口使用权的企业。从去年以来,地炼在争取进口原油“两权”的道路上快马加鞭昨日,记者了解到,16家地炼成立了中国石油采购联盟。这些地炼多是已经取得原油进口和原油进口使用权的企业。
从去年以来,地炼在争取进口原油“两权”的道路上快马加鞭,随着获得原油“两权”的地炼越来越多,地炼的实力不断增强,自主竞争能力也得到提高。
分析师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独立炼厂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同时也是为打破国内原油使用的垄断局面。
16家地炼成立
中国石油采购联盟
2月29日,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济南正式宣布成立。
该联盟第一批成员企业包含东明、汇丰、天弘等16家,其中已取得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的企业5家,占国内已取得资质的独立炼厂企业总量的62.5%,已申报并正在接受检查的企业9家,占比达同类企业总量的90%,
此外,还有江苏新海石化以及河南丰利2家正在准备申报的企业。联盟遵循协同、非营利、自愿以及合规原则,组织有进口配额的地炼企业建立集中采购进口原油平台,集中采购进口原油,实现集中采购、一致谈判、统一价格、集中结算、集中贷款。
“这是山东地炼再度发威,自主竞争能力提升的又一步尝试。”卓创资讯分析师徐娜向记者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促进合理、有序竞争,维护企业利益。长远来看,这一机构同时为国内独立炼厂与大型石油生产商、贸易商同台竞争修建了有力通道;对于提高国际采购地位,丰富国际谈判业务能力提供了实战的舞台。
同时,地炼之所以成立联盟,也是随着获得了进口原油“两权”,实力不断增强。
据了解,因为原料紧缺的问题,前几年地炼的开工率只能维持在40%左右,有时更低。但是随着可以使用进口原油,以及落后的装置淘汰,现在地炼获取的原料数量几乎可以满足全年的用量,开工率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徐娜认为,进口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的放开,是国内成品油迈向市场化尤为重要的一步。在此之前,该权利仅存在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代表的国企手中,面对近乎严苛的“门槛”,民营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在她看来,权利的放开,加之联盟的成立,国内独立炼厂再次“抱团”,挺近国际原油贸易市场,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独立炼厂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同时也是为打破国内原油使用的垄断局面,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掀开了新的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