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行业去产能路线图逐渐明晰 跳出“产能越淘汰越多”怪圈
2016/3/3 8:52:5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继钢铁、煤炭之后,水泥、造船、电解铝、玻璃等行业的去产能路线图也逐渐明晰。记者了解到,当前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就淘汰上述行业落后产能制定相关意见,让所有落后产继钢铁、煤炭之后,水泥、造船、电解铝、玻璃等行业的去产能路线图也逐渐明晰。记者了解到,当前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就淘汰上述行业落后产能制定相关意见,让所有落后产能淘汰依据法律来进行,设置了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相关产能必须退出。反之,在范围内的就不能强行淘汰。
过去三十多年,凭借人口红利和改革,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但2012年以来,人口红利消失,投资需求下滑,叠加全球贸易萎缩,产能过剩问题持续恶化,尤其是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玻璃等行业尤为严重。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是五大任务之首,而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产业重组是主要手段。
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表示,钢铁作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典型代表,化解产能过剩喊了多年,但结果是集中度越来越小,离散度越来越大,产能越减反而越多。他称,之前走访了山西、山东、江苏还有河北等几个地区,发现企业都不愿意主动减产,产生了大量僵尸企业,恶性循环螺旋式交织上升。
水泥行业的问题如出一辙。据了解,近些年来,面对产能过剩加剧、市场需求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却依然继续上马新水泥项目,对国务院早已颁布的“遏制新增水泥产能”文件置若罔闻。
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约7亿吨,这主要包括淘汰立窑生产线和水泥粉磨站,真正淘汰落后熟料产能仅3亿吨,而“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净增水泥产能6.5亿吨。2015年全国水泥销量23.5亿吨,25年来首次下降,行业近半数企业亏损。
“以前去产能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可依,绝大多数是按设备大小、产能大小、企业大小来关闭,确实是不合理的。国家硬说要拆要关,有的企业就说,我的环保能耗产品质量等都达标,难道就因为我的企业规模小,就要淘汰?”南方某省经信委的一位处长表示,不能用行政手段关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一定要有法可依。此番供给侧改革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或是跳出“产能越淘汰越多”怪圈的关键。
2016年春节前,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外公布,指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而粗钢的去产能目标则是5年压减1亿至1.5亿吨。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首次明确划定了关停退出的范围,设置了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资源规模、经营情况、税费缴纳情况等多个红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