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市场空间分析
2016/9/11 11:06:5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发展至今,已列入2000年版“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的制品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组织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发展至今,已列入2000年版“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的制品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肌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血白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 乙型肝炎、人胎盘血白蛋白。 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制品有冻干人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等。
多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浆供应不足,以及价格的非市场化管制,随着政府限价的取消和浆站获批速度显著加快,行业量价限制因素逐步解除,从去年开始,量价的走势更为健康,而部分小品种的价格也有结构性上升趋势。
2015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放开了血制品最高价格限制,企业可以自主提价,血制品的最高价格限制被取消,行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速,加之近两年浆站审批逐渐宽松都提高了血制品企业利润天花板,血制品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发展期,2015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85亿元增长至165亿元,增速达16.2%,远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速。
2010-2015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血液制品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各个血液制品品种的人均保有量都还远远没能达到理论保有量水平,人均血制品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美国血白蛋白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2.5倍、静丙是15.8倍、凝血因子是15.9倍,中国血液制品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尽管自2013年国家放开浆站审核条件后,我国采血浆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采浆量逐年提升,但是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按照正常人均血制品需求量计算,中国13亿人口血制品需求量在12000吨左右,2015年全国采浆量约为5700吨,潜在需求量是实际供给量的2倍之多,采浆量离供需平衡点还有较大缺口。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血制品需求量还会进一步上升。从供给端来看,在正确的引导宣传下,人们对献血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采血浆数量也在不断累积,年采浆量将不断提升。
近几年中国采浆量年平均增速在10%左右,以这个速度来看,未来五年内行业供血缺口将一直存在,这是血液制品行业未来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在量加齐升的背景下,行业将加速前行。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增速将在20%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2016-2020年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全国理论血浆需求量为8000吨,而2012年国内总体采浆量仅4000吨左右,供需失衡导致了血液制品行业的卖方强势格局,造就了行业的高景气度。
近年来随着采浆员营养费的大幅提高,检测、运输等方面成本的上升,血液制品行业面临着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虽然短期内通过提价可以消除这方面的影响,但是血液制品由于基本进入国家医保,存在较大的价格下调风险。因此,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血液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才是未来发展首要任务。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国内血液制品消费结构中白蛋白占比将继续下降,静丙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产比将不断提升,血液制品消费结构将得到不断优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