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9/23 10:40:3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5年全球康复机器人销售额(行业规模)为5.7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51%。康复机器人市场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及增速要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五年预测2015年全球康复机器人销售额(行业规模)为5.7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51%。康复机器人市场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及增速要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五年预测
分地区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产品知晓度、政府支持力度、医疗保健支出及中风发病率等因素是康复机器人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规模及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康复机器人行业影响因素比较
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中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并且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新发脑卒中人数达2800万人,发展中国家中风发病率为670人/10万人,而发达国家为990人/10万人。
在发达国家,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需求严峻。传统的康复疗法是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存在效率低下、效果难以控制等问题,并且发达国家的技术人才的人力成本很高。康复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康复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康复师的治疗效率,并能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客观评价康复训练的强度、时间和效果,使康复治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发达国家的广阔市场前景催生了众多康复机器人厂商,它们投入了巨额的研发及推广资金,大大提高了康复机器人的技术体验和在治疗师及民众间的知晓度,进一步促进了康复机器人的普及。
康复机器人厂商保持巨额的研发投入
高医疗保健支出的国家为使用康复机器人之类的先进设备来缩短康复的时间并且提高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北美地区是康复机器人市场最大的贡献者,约合2.82亿美元并且未来五年将保持27%的高复合增长率,该地区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医疗保健支出,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99%。
北美地区医疗保健支出与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相关性分析
发达国家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引领整个产业的研发方向,近年来众多外骨骼机器人厂商涌现,这与发达国家对于该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密不可分的。以美国与日本为例,美国的外骨骼机器人厂商EKSO从公司创立到产品的研发推广都得到了美国军方与国防部的大力支持,日本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厂商CYBERDYNE则列为“日本LifeInnovation大国战略发展计划”的重要环节,所在地区将被纳入筑波国家战略特区。
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康复机器人行业的支持
我国脑中风发病率高速增长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形势极其严峻。据统计,中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70万,且发病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名脑卒中患者。过去中风患者的年龄多在60岁或以上,而目前已呈低龄化趋势,事实上40岁及以下患者已经占到10%-15%,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人群中,40-46岁劳动力人群占50%,且7成为男性。
我国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而西方国家只有30%,造成我国中风残障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康复治疗。中风致残的根本原因不是肢体的本身受到伤害而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无法形成对肢体运动的有效控制,造成肢体行为障碍症状,严重时出现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治疗后立即转为康复训练,通过康复重新建立肢体与脑部损伤中枢神经间的联系,逐步刺激促使脑部损伤部位康复,达到对肢体行为的有效控制。
而目前国内中风患者的典型康复过程为:住院(不超过10天)-出院针灸(一个月左右)-康复(医保限制半年内)-带有肢体障碍勉强生活。按每台康复机器人单价80万元,覆盖90个患者来算,目前潜在的市场空间已达180亿。
人口老龄化加速市场空间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按照国际共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会不断加重,人口老龄化增加了中风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致残几率,可以预见市场空间会呈持续增长态势。
诱发中风类疾病患病率呈增长态势
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进程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现有康复治疗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民众需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长。同时,社会对康复医疗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必然对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一直以来,中国医疗领域实际是重抢救治疗、轻康复,造成目前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人才匮乏,服务能力较低,康复医疗体系尚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政策、资本、技术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拉开了发展的大幕,我们认为这为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能量源,康复医疗行业的机器人革命呼之欲出。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医疗保健支持续增长
康复机器人是解决我国康复医疗行业现有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1.7人/10万人,而发达国家该数据则达到30-70人/10万人,两者相差近30倍。如果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二、三级医院共需要康复医师5.8万人,治疗师11.6万人,社区综合康复人员需要90.2万人,是现有康复人专业人才的25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考虑到社会择业观念转变的缓慢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此缺口难以在短期内修补,康复机器人打破了医患之间一对一的局限。不仅将医师从繁重、反复的训练任务中解脱出来使其更加专注于治疗方案的改进,而且使得集中康复医疗和远程康复医疗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康复医疗资源的覆盖能力,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机器人可以缩短康复的时间并且提高康复效果。康复机器人可对处于不同康复期的患者提供不同强度、不同模式的训练,激励患者的主动运动意识,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利用康复机器人提供的各类传感器测量人体运动学、生理学数据,为医师改进和优化康复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使康复锻炼过程定量化、科学化。
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康复医师稀缺且占比近十年零增长
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在康复机器人领域进行研究的主要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中科院下属研究所,以及国内医院和机器人企业等。近几年来,陆续有康复机器人产品上市,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保有量。
国内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呈上升趋势
国家政策对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导向作用巨大。一方面康复机器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并具有部分公共产品的属性,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康复机器人属于大型医疗器械。这本身就是一个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明显的行业,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医疗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将对康复机器人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即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其中,要求在2020年,在产业规模上,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在技术水平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反恐防暴、救灾救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接近国际水平。类似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服务机器人将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预计未来各地方政府将会陆续推出更多的扶持政策,利好频出可期待。
政府推进康复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
我国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室不受重视,康复设备缺乏并且落后。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止2015年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5308个,而截止2012年底实际拥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数量3288家,与要求相差甚大,20%的省级综合医院、3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56%的市以下医院不具备早期(急性期)康复能力。2011年卫生部下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需配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治疗床及悬挂装置等,二级综合医院需配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等。可以预见,一波升级、兴建综合医院康复科室的浪潮就要来临,在医疗设备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医院采购中低端的康复机器人可预期。
康复医院数量缺口在6000所以上,康复医院采购康复机器人几乎将成为刚需。根据国家卫计委2014年数据,目前我国仅有396家康复医院,这意味着全国600多城市中一多半仍未拥有康复专科医院。在分级诊疗的改革大框架下,按照1家三级综合医院对应2家康复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对应1家康复医院测算,我们判断康复医院数量应达到7000-9000所之间。201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康复医院建设标准中明确要求三级康复医院配备康复机器人,二级康复医院配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结合医疗设备智能化的大趋势,康复医院采购康复机器人几乎将成为刚需。
民营康复医院已经占据主导,民营康复医院将成为采购康复机器人的主力。截止2014年,康复医院中民营占比已经达到58.1%,远超综合医院中的民营比例,并有持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层面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从2009年起,引领社会办医的政策密集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至2015年民营医院床位数要占全国医疗机构的20%,至2020年,公立医院床位数与社会办医院床位数配比要达到3.3:1.5。另一方面,不同于各要素要求极高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以其人才要求低、盈利周期短、易复制扩张的优点极易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民营占主导会导致康复医院之间相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众多新建立的民营康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更有可能采购康复机器人之类的先进设备。我们认为民营康复医院是未来采购康复机器人的主力军。
近年来康复科室建设保持高增长但仍远不能满足需求
现有康复医院数量不足,民营资本优势显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