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国文化创意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2016/9/30 11:03: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文化创意产业概况(1)行业概述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1、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1)行业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文化创意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 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市场前景广。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创意衍生品价值链、价值提升模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并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略,不少国家更提出了“文化立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因此成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城市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政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的共识。全世界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 亿美元的产值,并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 据联合国统计, 文化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 ,并以每年 1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 GDP 的增长速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更快,美国每年增长达 14%,英国为 12%。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领着全球未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和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①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在经济结构中地位显著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各方面投入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提升。“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2011 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3%2。 据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3) 》数据显示,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2 年增加值达到了 18,071 亿元,占 GDP 比重3.48%。2013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21,351 亿元,与 GDP 的比重为 3.63%,经国家统计局核算,2014 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23,9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未扣除价格因素),比同期 GDP 现价增速高 3.9 个百分点;占 GDP的比重为 3.76%,比上年提高 0.13个百分点。核算数据表明,文化及相关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2014年我国GDP、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情况
2006-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②全国各地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布局完成
目前,全国多地省市都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多地省市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当地“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我国有 22 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3 个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4 个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或促进会。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南、辽宁等省,根据全国省市区建馆情况,都在制定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都相继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和促进政策。
③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产业政策日益完善
近年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003 年后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有关产业支持政策和指导意见。 “十一五”时期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其中的建设重点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点, 而其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则以其鲜明的产业特征受到我国各地政府的重视。2009 年,国务院颁布了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同年,财政部注资 100 亿元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这表明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支持已迈入实质性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又不断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又获得了充足的发展动力。
2014 年 10 月 28 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 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制度规范。2015 年 9 月 6 日,文化部牵头在京召开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会,正式启动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
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对于加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战略和规划,加快产业对外开放,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整体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科技和金融助力的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文化资源与科技和金融结合
已成为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2014 年,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 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 号)两个文件。系列重大利好的释放,将引领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井喷式的融合发展。
2、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概况
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 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对空间的创意设计,合理利用空间环境的同时展现先进艺术理念,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范畴。
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明确的主题内涵,通过实物、仿真模型、现场再造、影片、动画、3D 影院等承载信息,具有强烈的展览展示效果,凭借丰富的展示手段达到直观、形象、系统、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魅力,使参观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接受和获得各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文化传播、教育感知和经济消费的功能。
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以及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 行为、 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 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1)我国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①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室内设计发展的契机。中国室内设计在八十年代普遍开花,改革开放后旅游业首先发展,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旅馆的高潮时期,由于项目多,室内设计师们获得了众多实践机会,其中出现了一批好的设计作品,在满足星级饭店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在室内环境艺术气氛与意境创造上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追求和探索, 技术性细部处理水平也得到提高。
②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室内设计开拓延伸到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时期, 设计观念上,人们开始重视外部空间公共环境的开发和设计,公共环境比住宅、办公等限定性空间环境接触人类更多,为大多数人共同使用的空间环境,是属于大众的空间环境,因此公共空间更应受到重视,环境设施水平,功能性、艺术性两方面都必须予以加强,中国外部空间环境即公共设施设计已提到日程上来。
③进入新世纪,上海于 2000 年建立的第一个城市规划展览馆将环境艺术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发展领域。尤其是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24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 300个城市、企业展馆的展示,既是最丰富的一场国际文化盛宴同时也刺激了国内对空间环境艺术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迎来了蓬勃发展,使得城市规划馆、企业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专业大型主题文化空间展示需求得以释放,从而开启了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新篇章。
(2)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的不断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存在人才缺乏以及市场潜力尚未完全挖掘的问题。
专业人才缺乏,创新设计较少当今社会要发展各项事业就必须要汇集各方面的人才。 在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领域同样也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然而目前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环境取景方面缺乏具有相关经验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环境艺术设计的正常进行;其次,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属于新兴行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国内各大高校还未开设相关专业或是刚刚开设不久,使得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供给不足;最后,有些相关的人才在国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岗位也认为缺少发展空间,因此去国外发展了,这就使得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也流向了国外。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在发展环境艺术时因
过多地遵循传统的环境艺术形式而颇受束缚,难以创新;也有些环境艺术设计胡乱掺杂进国外的艺术风格,抹杀了本土特色,减少了城市的魅力和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熟悉感、亲近感。
②市场潜力未被完全挖掘,相关外延未拓展
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虽然是近些年来才开始发展,但是其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其潜力由于相关政策不到位或是发展措施不全面而未被发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各大城市都对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有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旅游城市往往希望借助城市的大型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并为城市本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天空, 但是相关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其次,城市居民对于个人的居住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来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但是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还不足以开发这一市场;另外,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型企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需要一个面向市场展示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发展模式的专业平台, 体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但是相应的行业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最后,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也有着极大的需求,然而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尚未与城市建设部门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并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以开拓市场。
(3)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应用领域广泛
大型文化主题展馆布展作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一个分支,2010 年上海世博会后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类空间环境展示系统已经逐渐应用于城市文化馆、博物馆、企业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文化艺术馆、其他文化主题馆等领域。由于城市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其他文化主题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都属于文化服务项目,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长期政策支持,该部分需求将是长期持续增长的;文化旅游类型的环境艺术展示场馆是目前旅游发展热点,未来也将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3、行业发展趋势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消费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在于内容,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体验型产品, 技术对于产品体验与产业发展只是起到辅助和促进的作用,如果没有打动人心的核心内容,技术带给人的新鲜感也只是暂时的。
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从总体上看,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与多学科、边缘学科的联系和结合趋势也日益明显。现代空间环境设计除了仍以建筑设计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一些观念、思考和工作方法也日益在设计中显示其作用。
(2)趋向于多层次、多风格。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建筑功能和投资标准的差异,明显地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但不同层次、 不同风格的设计都将更为重视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精神因素的需要和环境的文化内涵。
(3)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显著,人设计创造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指导人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
(4)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
并改变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各种新的设计形式和风格也随之产生。科技的发展使智能化渐入设计理念之中,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是自然的,新的科学技术能够拓宽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领域,为其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与设计方法,让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随着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企业需具备更有竞争力的创意设计能力, 拥有丰富设计经验及成功案例的设计企业占据着稳定的市场地位。 本公司主营业务属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的大型空间文化主题展馆布展领域,是集合创意创作、平面设计、软件开发、影视创作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展馆布展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市场上的展馆布展服务商并非是自成立以来就从事于城市文化馆、博物馆、企业文化馆等布展业务,根据最初的从业来源不同,从公司的主要业务产品大型空间文化主题展馆展览展示系统的细分行业来看, 该领域内各类型企业的竞争优劣势比较分析如下:
总体来说,展馆综合布展服务行业集中度较低,任何一家布展企业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均不高,尚未出现能够主导国内市场格局的大型企业,行业竞争主要表现为少数优秀企业间的优势竞争,呈现出明显的优胜劣汰现象。
4、市场供求及变动原因
作为一家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企业, 公司现阶段业务收入主要为展馆综合布展服务收入, 并且集中在城市文化馆布展领域。 公司以城市文化馆作为切入点,品牌知名度在业内迅速提升, 同时公司已形成了成熟的大型文化主题馆综合布展服务总体运作模式,即“多元总包”模式,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并且公司已打造出一支包含营销、创意策划、影视动画、多媒体技术、模型制作、工程管理等各方面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公司已成功实施了天士力大健康展览馆、宁远县廉政文化基地展馆、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绿源绿色能量馆、长沙禁毒教育基地、黄河水电博览馆、长沙市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项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逐步加大对博物馆、企业文化馆、教育基地展馆等领域的市场拓展,并积极布局科技馆、军事主题馆等其他文化主题馆领域。
(1)城市文化馆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馆,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可以全方位地集中展示该城市的科学规划,同时向公众展示本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传承与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显现城市功能。同时,随着城市文化馆的发展,其正成为全新理念导向形成的平台,以开放的积极姿态融于城市的公共生活,以更为多样性和复合性的展示方式诠释人与城市的深层关系,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栖息之所。因此,每个城市在规划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重新建设新的、充满理想的城市文化馆。
(2)城市文化馆市场容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 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 7.3 亿人,城镇化率从 17.9%提升到 53.7%,年均提高 1.02 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 193 个增加到658 个, 建制镇数量从 2,173个增加到20,113 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005年至 2013 年城镇人口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3.34%,预计到 2030 年,城市化率将达到 65%。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率水平
目前,国内各省市均在新建和改建城市规划馆,甚至部分省区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规划纲要,其中安徽省的城市规划馆规划纲要内容完整,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推进市县规划展示馆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住建厅于 2011 年 12月 22 日发布),提出:要在2015 年年底前,安徽省所有市、县都要建成规划展示馆。届时,各城市都将建成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和展示形象的“会客厅”、目前,安徽省 78 个市、县中,29 个市县在建或拟建规划展示馆,21个市、县已建成规划展示馆,不过其中不少规模过小,功能单一。按照要求,安徽省各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要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城镇特征,避免片面的追求洋、大、奇,避免“千馆一面”。应当强化城市特色意识,将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入到规划展示馆和展览策划中,展示城乡文化与发展特色。规模方面,特大城市应在 10,000平方米左右,大城市应在 5,000 平方米左右,中小城市与县城应在 2,000 平方米左右。根据全国省市区建馆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城市文化馆“待建馆”数量较大,市场前景可观。
全国省、市、区、县建馆情况统计(截至 2016年 6 月30 日)
注:(1)此统计数据为公司市场部调查信息;
(2)此统计没有包含对重建、改造的市场需求。实际上随着城市规划内容的变更、新的展示技术逐年发展,规划馆的改造、重建比较普遍。
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拥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公益性,二是开放性,正是这两大属性,决定了博物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2014 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按地区分布情况(单位:家)
(3)博物馆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博物馆的类型、藏品、内涵与功能已得到空前拓展和完善。现代主题类博物馆不仅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多、规模大、设施先进,而且在经营理念上正顺应社会潮流和公众需要,办成大众的博物馆,将休闲、娱乐、学习、观赏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揉为一体,尽量满足不同民众的不同需求。
“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参与学校、农村、社区、企业、军营文化建设,使博物馆工作成果惠及了更多民众,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基本形成了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构建了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国家正积极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大力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建设,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4)主题类博物馆市场容量
我国《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提出:到 2020年,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明显提高,从 40 万人拥有 1 个博物馆发展到 25 万人拥有 1 个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环境优化,民办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比例逐步达到20%,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优秀民办博物馆。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的比例达到并稳定在 30%,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博物馆,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网络。同时在2015 年实现每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拥有 1 个以上功能健全的博物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县级博物馆实现现代化。2020 年基本实现全国县级博物馆的现代化。
根据《中国博物馆规范》第 103条规定和目前行业惯例,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型馆(建筑面积大于 10,000 平方米)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 4,000~10,000 平方米)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 4,000 平方米)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根据博物馆布展行业内企业估算,新建中小型博物馆布展需投资为 5 千万到 6 千万元,国家级、省级大型馆的布展费用一般在1 亿元以上。
中国博物馆数量增长情况
伴随着财政投入的增长,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5)》,全国博物馆数量从 2000 年的 1,392 家发展到 2014 年的 3,658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14%。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博物馆综合布展市场也会同步保持增长。
企业文化展厅又被称为企业形象展厅、企业产品销售展示厅,通过展厅全方位展示企业文化、产品、服务等,优化企业形象,深化客户信任,提高客户忠诚度,并为客户来访参观、交流、洽谈等提供专业场所。因此,近年来,企业建设自身的展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全方位的品牌形象建设方面,中国企业正从文化品牌创新打造上,寻找自身持续发展的源头与动力。 建企业展厅是企业对自身企业文化品牌宣传的有效创新形式之一。
首先,企业的运营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企业的品牌需要推广展示,需要与民众零距离的接触,企业的新业务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深入人心,获得更好的口碑。民众不仅想了解企业的今天,还想了解其昨天与明天,于是企业展厅就成了很好的载体。其次,打企业展厅牌,改变了企业原有的文化品牌宣传模式。以往企业在推进文化品牌宣传上,走的多是与新闻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相结合惯用的路子,但这并非是现代企业所推崇的文化品牌宣传的模式。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品牌,因此,更多的企业看上了企业展示厅这一企业文化品牌新型传播通道。
如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宝钢、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均纷纷创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展馆。 例如中国电信展示厅就是我国目前信息通信产业领域唯一一家对社会大众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展示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企业文化展馆在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进步方面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影响企业,品牌助力企业,企业展示馆作为文化与品牌的集合体,是企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一大窗口, 对企业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更多的企业开始增加在企业文化馆建设上的投入,把文化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让文化在企业的成长中发挥其作用。这不仅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大大提升, 而且使企业通过企业文化馆建设与社会大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树立与巩固了企业外在形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教育基地作为以某一专业教育目的为主,服务于大众的专业场所,具有着更为直观的宣传教育作用,已成为一个信息普及的特定平台。常见的教育基地一般包括廉政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文化教育基地等。
如今新兴文化、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尤为重要, 以文化教育基地的形式结合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借助文字、图片、壁画、雕塑、实物模型以及影视、电子书、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和表现形式,运用鲜明对比和视觉冲击,充分发挥文化的穿透力、感悟力,借古劝今、观景思廉、施以教化,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知,实现了弘扬优秀文化、引领价值取向、辐射宽广区域、镜鉴古今的目标。
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是做好预防工作的有效途经和必要手段。2011 年 11 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步伐。基地建设要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内容丰富,融政治性、警示性、教育性于一体,实现警示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力争到 2015 年底大多数基层检察院完成警示教育基地或警示教育平台建设。随着我国政府对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市场前景广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必不可少的关键有效手段。因此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将建设科技文化设施摆到市政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一大批新科技馆应运而生。科技馆肩负着提高社会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承担着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多项职能,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基础部门,也是各地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创新能力,促进了全社会的经济发展。
我国科技馆建设起步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国内掀起了建设科技馆的高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科学会堂、科技中心、科技馆、科学宫等标志着科技发展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性的科技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仅 2011-2013 年,我国就新增 27 家科技馆,三年累计中标金额达 3.5 亿元以上,增速较快。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馆数量还相对不足, 特别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 更是显得严重的不足。 以美国为例,其全国拥有 560 多座科技馆,约每 41 万人就拥有一座科技馆;日本每 38 万人就拥有一座科技馆;而目前我国平均每312 万人才可以拥有一座科技馆。由此看来我国在科技馆的总量上面还是有所欠缺,人均保有量严重的不足,这意味着我国科技馆市场潜力巨大。
军事主题馆是指以军事科技展品展项(军事装备、军事技术以及军事文化)为主题的展馆,其目的是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通过以互动参与为主要特点的军事科技展品展项的陈列展示,普及军事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国防观念。 军事主题的展览因涉及到国家军事机密, 需面对的部门众多, 工作程序复杂,所以目前我国军事主题馆还较少。但在国防备受社会关注的背景下,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军事主题馆逐渐成为我国军方及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成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此外,随着我国军工行业的放开和军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大型军工企业集团正通过建设自己的军事主题馆来宣传企业的军工产品、军工技术、企业文化,打造企业自身的品牌,赢得市场的亲睐。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应当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在我国《国防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军事主题馆建设将迎来一个新高潮。
近年来,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展馆布展服务领域在设计理念和展示手段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在设计理念方面。 行业内越来越多认同设计艺术应以尊重自然与人为出发点,好的设计必须遵循社会规律,通过高智慧(科技)+高情感(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水准的设计。
在展示手段方面。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数字新媒体出现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引领展示设计潮流, 如展示设计的最新产物—虚拟互动展示方式的诞生并快速发展起来,其运作原理即通过捕捉设备(感应器)对目标影像(如参与者)进行捕捉拍摄,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统分析,而产生被捕捉物体的动作,该动作数据结合实时影像互动系统,使参与者与屏幕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数字新媒体展示的特点是混合现实, 实现实时互动。在虚拟互动系统中,所有的虚拟环境均是人工构造的,存在于计算机内部的环境,但是人们能够以自然的方式与这个环境交互(包括感知环境并干预环境),使人们能够亲身实时地获得感受。这种展示形式最大的魅力在于仿真性、互动性、趣味性, 从而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虚拟互动系统强调参与者置身于虚拟影像世界中,并与虚拟世界有直接体验的互动,打破了以往单向接收信息的方式,虚拟互动展示设计不但是实时性的而且是交互性的。目前国内很多公司缺乏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在展示和艺术性的综合考量上认识不足。国内展馆布展行业在准确选材、应用高科技材料以及专业化设计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型文化主题展馆综合布展领域的上游行业企业主要包括影视动画制作企业、多媒体设备供应商、多媒体集成服务商、道具模型制作企业、装修企业;下游行业为各类具有大型空间文化主题展示需求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具体情况见下图:
上游行业中,影视制作企业、多媒体设备供应商、多媒体集成服务商、道具模型制作企业较多,大型文化主题馆布展企业能够择优选择合作对象,但由于布展服务包含多媒体、动画、装修等各方面业务内容,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本行业企业业务开展十分有利, 本行业与上游行业是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的关系。
">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