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3/15 10:48:0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世界氟化工行业自 20 世纪 30 年代步入产业化以来,因其产品性能优异、品种多、应用领域广、效益令人瞩目,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重要行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医药医疗等行业,并且其应用范围随着科技进步正在向更世界氟化工行业自 20 世纪 30 年代步入产业化以来,因其产品性能优异、品种多、应用领域广、效益令人瞩目,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重要行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医药医疗等行业,并且其应用范围随着科技进步正在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
我国氟化工行业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无机氟化物、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他战略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基础资源是萤石,高品位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 500 万吨,产量超过 300 万吨,销售额超过 500 亿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1、氟化氢行业概况
萤石是现代化学工业中氟元素的主要来源。工业上常用浓硫酸与酸级萤石精粉(氟化钙纯度高于 97%)反应生产氟化氢来提取氟元素,并由此形成了门类众多、规模庞大的氟化学工业。
根据美国国家地质局发布的《2016 年矿物产品概览》,全球萤石矿资源矿物量约 5 亿吨,查明的储量约 2.5 亿吨矿物量。其中,南非、墨西哥、中国和蒙古萤石储量列世界前四,约占全球的 50%。与全球萤石资源比较,中国萤石资源由于杂质含量较低、开采条件较好,因而开发价值较高,在全球萤石资源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氟化氢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江西、内蒙等地。河南、湖南氟化氢生产装置主要为氟化铝配套。 2014 年我国的氟化氢生产能力达到 165.2 万吨,与 2010 年比(以下同)年均增长约 3.31%;产量为 85 万吨,年均增长 4.97%;出口量约 22.04 万吨,年均增长 8.42%。 2014 年我国电子级氢氟酸产能达 14 万吨,与 2010 年比年均增长 21.14%;产量达 7.8 万吨,年均增长18.92%;电子级氢氟酸产品在光伏行业、清洗等领域基本达到下游应用产品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氟化氢产能、产量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氟碳化学品行业概况
氟碳化学品主要包括氟氯烃(CFCs)、 含氢氯氟烃(HCFCs)、 氢氟烃(HFCs)、含氟烯烃(HFOs)等。主要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气溶胶的喷射剂、灭火剂、电子电气及精密部件的清洗剂,还可以用于氟聚合物及精细氟化学品的原料。
“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了除特殊用途和原料用途的 CFCs 的淘汰,开启了 ODS 用途 HCFCs 的加速淘汰进程,随着 HCFCs 的淘汰, HFCs 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氟碳化学品的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十二五”期间我国氟碳化学品产能、产量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按产品类别
①氟氯烃(CFCs)
目前,我国除保留用于满足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的特殊用途和原料外,其余CFCs 生产线已关闭。
②含氢氯氟烃(HCFCs)
我国 HCFCs 主要用于家用制冷、工商制冷、制冷维修、 PU 发泡剂、 XPS发泡剂及清洗剂等应用领域,部分 HCFCs 还作为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和 HFCs 的生产原料。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加速淘汰 HCFCs 的有关决议, 2013 年我国正式实施了 ODS 用途 HCFCs 的生产和消费冻结,并对 HCFCs 的生产和消费实行配额, ODS 用途 HCFCs 总生产配额 43.4 万吨, 其中国内 ODS 用途生产配额 31.6万吨。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书的淘汰要求, 我国需要在 2015 年将 ODS 用途 HCFCs削减至基线水平的 90%, 2020 年和 2025 年削减至基线水平的 65%和 32.5%,到2030 年实现全面淘汰。作为化工产品原材料用途的生产量则不受限制。
③氢氟烃(HFCs)
随着国际 HCFCs 的加速淘汰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 HFCs 生产和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十二五”期间,我国 HFCs 产量和出口量都几乎实现了翻番。 2014 年我国 HFCs 的产能约为 74.6 万吨,与 2010 年比年均增长18.33%; 2014 年产量约 42 万吨,与 2010 年比年均增长 13.25%; 2014 年出口量约 17.9 万吨,与 2010 年比年均增长 17.16%。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 HFCs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 HFCs 生产和消费占国际的比重已分别达到 66%和35%,在国际 HFCs 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④含氟烯烃(HFOs)
目 前 , 国 内 HFOs 的 主 要 开 发 产 品 包 括 HFO-1234yf 、 HFO-1234ze 、HFO-1233zd、全氟酮和 HFO-1336mzz 等,主要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和电子气体等用途,除了与跨国公司合作建设的 HFO-1234yf 工业化装置在江苏常熟建成投产外,国内基本处于中试阶段。
(2)按主要用途分类
①氟制冷剂
氟制冷剂因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广泛应用于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消费领域,占据了制冷剂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行业按照 ODP 值和 GWP 值对氟制冷剂的环保程度进行评估。按使用进程来分大致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氟制冷剂为 CFCs(氟氯烃)类,主要代表品种为 CFC-12。由于其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在 2007 年就停止了 CFC-12 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新空调设备上的初装。
第二代氟制冷剂为 HCFCs(含氢氯氟烃)类,主要品种为 HCFC-22、HCFC-141b 和 HCFC-142b, 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品种之一。HCFCs的性能与 CFCs 接近,且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较小,因此被国际社会作为 CFCs的过渡替代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国际 HCFCs 消费的增加, HCFCs 带来的臭氧层破坏也日益受到关注。根据蒙特利尔协议书的淘汰要求,我国需要在2015 年将 ODS 用途 HCFCs 削减至基线水平的 90%, 2020 年和 2025 年削减至基线水平的 65%和 32.5%,到 2030 年实现全面淘汰。作为化工产品原材料用途的生产量则不受限制第三代氟制冷剂为 HFCs(氢氟烃)类,主要品种为 HFC-134a、 HFC-125、HFC-32 等以及混配制冷剂(如以 HFC-125 和 HFC-32 按 1:1 混配的 R410A)。
HFCs 的 ODP 值为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并具有性能优异、替代技术成熟的优点。但 HFCs 是一种温室气体,已被《京都议定书》列为需要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尽管 HFCs 目前在全球温室气体中的总量只占 2%左右,但由于一些 HFCs 具有较高的 GWP 值,随着 CFCs、 HCFCs 等 ODS 的淘汰,全球 HFCs的消费呈快速增长, HFCs 的排放不断增加将对全球变暖带来较大的隐患,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出台了控制含氟温室气体的法规和措施,包括对特定用途的特定高 GWP 值 HFCs 实施淘汰或减排规定。
第四代氟制冷剂为 HFOs(含氟烯烃)类,可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值,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 CFCs 类制冷剂因严重破坏臭氧层,已于“十一五”期间全部淘汰。 以 HCFC-22 为代表的 HCFCs 类制冷剂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之一,但因 HCFC-22 仍会破坏臭氧层,且温室效应值较高,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 HCFC-22 作为制冷剂的生产量已于 2013 年被冻结,并从 2015年开始削减。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之一,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为国家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技术领域。目前,我国 HCFC-22、 HCFC-141b 和HCFC-142b 的淘汰工作已经启动,并基本确定 HCFC-22 的替代品主要为 R410A(HFC-125/ HFC-32 混合物)、 R407(HFC-125/ HFC-32/R134a 混合物)和 R404A(HFC-125/ HFC-143a/ HFC-134a 混合物)等 HFCs 类混合制冷剂产品。
②氟发泡剂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 硬质聚氨泡沫塑料大多一直是采用多种物理发泡剂进行发泡的,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 CFC-11。随着 1987 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国际社会开始淘汰 CFC-11。
2007 年我国在已实施全面淘汰 CFC-11 的生产及使用的同时, 在聚氨酯硬泡领域主要采用 HCFC-14lb 作为过渡发泡剂进行发泡。由于采用 HCFC-14lb 发泡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产品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生产安全性和原料成本上的优势,因此发泡剂 HCFC-14lb 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行业当前最广泛应用的发泡剂品种。然而, HCFC-14lb 也属于 ODS 物质,具有较高的 ODP 值和 GWP 值,在发达国家已淘汰了其生产和应用,我国已经启动了淘汰计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