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自动识别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7/5/24 10:24:1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自动识别产业简介(1)自动识别技术基本情况自动识别技术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1、自动识别产业简介
(1)自动识别技术基本情况
自动识别技术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通过自动识别技术,现代社会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近几十年,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识别、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及图像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具体来看,目前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码识别、射频识别(RFID)、生物识别、卡类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其基本情况如下:
识别技术基本原理特点主要应用领域条码识别通过光学系统扫描一组规律排列的黑色、白色条/块组成的标记,读取其中的信息成本低廉、依附性好,读取速度快、读取准确、可靠性高;需可视识读,无法远距离识读零售、物流、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工业制造、金融、海关及政府管理等射频识别(RFID)通过射频标签与射频读写器之间的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数据交换、识别信息容量大、可远距离识别,信息可以重写,可多件物品同时阅读,但成本高,粘附性一般,安全性一般,存在被非法读取和恶意篡改信息的风险制造、物流、医疗、运输、零售、国防等生物识别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声音、笔迹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可随身“携带”和随时可用等优点,但仅适用于人体身份识别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卡类识别包括磁卡和IC卡识别技术。磁卡通过磁性载体记录信息,IC卡通过集成电路存储信息磁卡成本较低;IC卡不易受到干扰和损坏,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信息容量大身份认证、银行、电信、公共交通、车场管理等图像识别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数据量大、运算量大、算法严密、可靠性强、集成度高、智能性强国家安全、公安、交通、金融、工业化生产线、食品检测等上述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的重叠。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各有特点,如条码识别在应用成本、灵活性和便捷性上优势明显,但必须可视识别;射频识别可以有效实现远距离识读,但应用成本高,安全性一般,灵活性较差。因此,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的主要适用领域尽管存在交叉,但各有所擅长,在具体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两者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互为补充。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条码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将长期共存并且共同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