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2017/8/21 9:31:4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中国制造 2025》等政策背景下,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不断深度融合与发展,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明显,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时代&在《中国制造 2025》等政策背景下,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不断深度融合与发展,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明显,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时代”,2015 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 1 万亿元左右,2020 年有望超过 3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20%。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从 2010 年“每万工人10台”提升到了2015年“每万工人49 台”,增加率达到390%;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然相对较低,远低于韩国、日本和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也低于全球平均值与亚洲平均值,我国制造业在机器替换人工方面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各种慢性肾脏病逐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尿毒症中毒症状,只能依赖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人群的增多,终末期肾病患者每年以 10%以上的速度增加,2015 年我国登记在册的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达到38.5万人,人均年透析 120次左右。
在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增长、 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和智能装备技术不断改进的背景下,我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其增长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自2013 年出现拐点,总量出现下降,2013 至 2015 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出现连续下降,并且随着 90 后、00 后逐渐成为适龄劳动人口的主力,重复性的机械劳动无法满足新生代劳动人口的精神需求,制造企业的招工难度增加并且管理成本也随之提高;而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不仅影响医用耗材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也造成产能不稳定,从而进一步影响医用耗材制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2015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 55,324 元,相比 2006 年增长203.5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3.13%。在上述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将逐年增长,人工组装生产方式将无法继续维持低成本优势,促使国内医用耗材企业改用更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化装配设备进行组装。
据《中国慢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全国病例信息系统,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发病率高达10.8%,其中预估尿毒症患者约有 200万,但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不足 30 万人,高昂的血液透析费用是制约我国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原因。而自 2012 年国务院将尿毒症列入大病医保以来,陆续有关于大病医保支付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地,并覆盖了城乡居民,当前血液透析的总体报销比率能达到 80%,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支付压力。医保政策的出台将使得血液透析医疗市场的扩张,国内医用耗材制造企业在此背景下开始投产血液净化类医用耗材的生产线,而血液净化类医用耗材生产工艺要求较高,人工组装无法满足要求,
因而该类生产线的组装环节必须采用智能装备。世界卫生组织 2015 年 2 月 23 日发布长达 32 页的《世卫组织医用安全型注射器肌内、皮内和皮下注射指南》,敦促各国到 2020 年全部改用新的“智能”注射器,只有在注射器单次使用后不能重复使用会干扰治疗程序的少数情况下(例如使用静脉泵为病人输液),才可有例外。而“智能”注射器由于具有自毁式避免二次使用的功能,人工组装无法满足该类生产医用耗材的生产工艺要求,因此,医用耗材制造企业在生产“智能”注射器时必须使用智能装备。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