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水泵、排气歧管行业销量及价格分析
2017/9/20 15:11:5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从机械式水泵到电子水泵,单品价值量实现 2-3倍增长电子水泵有望取代机械水泵成未来发展趋势。1)政策方面:在环保和能源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寻找清洁的、可替代的能源,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了全社会发展的共识。欧盟已规1、从机械式水泵到电子水泵,单品价值量实现 2-3倍增长
电子水泵有望取代机械水泵成未来发展趋势。1)政策方面:在环保和能源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寻找清洁的、可替代的能源,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了全社会发展的共识。欧盟已规定到2020年其境内销售的乘用车CO2排放量上限为 95 g/km,中国也出台排放法规到 2020 年国内销售的乘用车 CO2 排放量上限为 117 g/km,汽车油耗大限近在咫尺, 具有降耗效果的电子水泵迎来发展机遇 ;2)技术方面:电子水泵具有体积小、不泄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由于 电子水泵是由 电机驱动, 可不受发动机工况影响,实现精确控制冷却效果,降低燃油消耗量;3)市场方面:1999 年,法雷奥首次提出在发动机上装配智能热调节系统,用于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性能;2005年,宝马公司代 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在量产车型新一代 N52系列汽油机上配备电子水泵的厂商;随后奥迪、大众等公司相继在量产车型中运用电子水泵,电子水泵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在中高端轿车。认为在节能降耗的大趋势下,电子水泵凭借精准冷却性能及低油耗优势,有望随着技术完善和产业化推进下降低生产成本,逐渐取代机械水泵。
机械水泵与电子水泵参数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械水泵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水泵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高端汽车领域。 目前,电子水泵应用市场主要为:1)高端车型普通发动机:主要应用于宝马、奔驰、奥迪等高档车型中;2)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应用于大众等普通车型中;3)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中已经普遍使用电子水泵。
电子水泵为新能源汽车标配:机械水泵一般由发动机的曲轴通过V 带驱动。传动带环绕在曲轴带轮和水泵带轮之间,曲轴一转水泵轴也就跟着运转,水泵轴又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制动水连续循环,实现冷却效果。 但新能源汽车处于电机驱动状态时,发动机是静态的,此时机械水泵失效,冷却系统只能选用电子水泵。
认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放量,电子水泵凭借其高效环保、节能减排的特性将逐步取代机械水泵。新能源汽车放量,电子水泵迎来爆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0 年的 0.71 万辆提升至 2016年的 50.7 万辆,实现了年复合103.68%的增长率。2014年起,新能源汽车开始爆发,14、15 连续两年实现 300%+的同比增速,至 2016 年增速放缓至 50%+,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仍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按照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测算,2018-2020 年 新能为 源积分比例分别为 8% 、10% 、12%产 ,假设国内年产 2500 应 万辆乘用车,每辆车对应3分,2018-2020年油耗负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合计284万、397万、542万,分别对应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95万、132万、181万。
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电子水泵有望从高端市场渗透至中低端市场。电子水泵单品价值量为机械水泵2-3倍,2020年国内到电子水泵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4亿元。
电子水泵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电子水泵市场空间测算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从铸铁类歧管到高镍类歧管,产品升级助力单价稳健提升
排气歧管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排气歧管是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作用是把发动机汽缸内燃烧的废气集中收集起来,转入催化器清洁净化,消音器降低噪音,以便达到排放标准。 近年来,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倒逼催化技术及涡轮增压技术的升级,排气歧至管的工作温度也提升至 750 摄氏度以上,因此对排气歧管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稳定的显微组织、热膨胀系数小、优良的高温强度、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低成本。
排气歧管材料的基体组织及主要性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排气歧管产量及产销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排气歧管均单价及毛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新品涡壳产能放量,逐步步入利润释放期
涡轮增压器行业基本情况。涡轮增压器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提高输出功率,达到降低燃料消耗、节能减排的效果。涡轮增压器主要由叶轮、涡壳、中间壳、压气机壳、轴承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全球市场来看,涡轮增压行业已形成寡头竞争局势,包括霍尼韦尔、 康明斯、博格华纳、三菱重工、石播等巨头占据了全球近 90%的市场份额。
由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铸造难度大,材料具有高韧性、高热强度、低热导率和易加工硬化等难以加工的特性,国内具备大规模生产加工能力的企业较少。
涡轮增压器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涡轮增压技术降耗效果显著,装机率逐年提升,未来 3 年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7%。汽车油耗限值逼近和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将增加涡轮增压器的需求量,推动涡轮增压器行业增长 。目前,涡轮增压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据《内燃机工业综合动态》,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可以使汽油机降低油耗 5%-10%,使柴油机降低油耗10%-20%。随着汽车产销量以及小型涡轮增压器的普及,涡轮增压器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预测,2016-2020 年全球将合计生产超过2 亿台涡轮增压器,预计全球年销量将从 2015 的 年的 3,400 到 万台增长到 2020 的 年的 5,200万台,复合增长率约为 9% ,2020 年 中国市场涡轮增压器装机率有望从 2015 年的 28% 提升至 47%。假设 2020 年汽车产量达到 3300万辆, 以此测算2020年涡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6.53亿元,较2015 年24.35亿元的市场空间近翻倍增长。
涡轮增压器壳体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涡壳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涡轮增压器壳体产量及产销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